五代时期朝廷与藩镇关系之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1 02:45
本文以五代时期中央与地方之间力量的消长、重构为切入点,主要阐述了五代时期朝廷如何治理藩镇,社会何以由乱入治的问题,共分为五章。笔者认为,五代朝廷通过完善禁军体系,强化监察机制,收回地方州政的举措,促进了自身实力的增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取的分藩置镇、迁转节帅的行动,使得强藩得到了一定治理。与此同时,武人家族家风出现了崇儒的趋向,军将在严刑治理下一改其骄横的行径,这些则使得骄兵好杀妄为的行径得到了某种程度的改变。在削藩与治兵中,地方兵变日渐式微,而五代朝廷逐步恢复了中央权威,推动社会由动荡走向了宋代的治世。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13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及主要观点
第一章 唐末镇使与兵将的关系
一、强藩中的骄兵悍将
(一)镇使之任命
(二)将兵之结合
二、危机下的兵将矛盾
(一)逐杀节帅之骄兵
(二)制约骄兵的举措
第二章 五代时期朝廷实力的增长
一、禁军体系的完善
(一)禁军的发展过程
(二)禁军的职责作用
二、监察机制的强化
(一)中央对地方的监督
(二)藩镇内部的监督力量
三、地方州政的回归
(一)限制藩镇奏荐官员
(二)削弱藩镇节帅之权
第三章 五代时期藩镇力量的削弱
一、藩镇地域的变迁
(一)地域变迁的特点
(二)地域萎缩的表现
二、藩镇节帅的迁转
(一)节度使的选任
(二)节度使的移易
三、军事实力的削弱
(一)藩镇牙兵的削弱
(二)军器防具的禁毁
(三)军将家族的控制
第四章 五代时期儒、法影响下的骄兵悍将及其家族
一、武人家族家风之变迁
(一)军将家族的藏书活动
(二)五代墓志中的武人家风变迁:“近文习儒”
二、对骄兵悍将的严刑整治
(一)“黥面之刑”的恢复
(二)周太祖、世宗的严法治兵
第五章 五代时期藩镇演变的趋势
一、五代兵变的趋势
二、宋初的平藩与抑武
(一)削平藩镇
(二)抑制武人
结语
附表一 两《唐书》所载唐后期军士所立之节帅
附表二 五代巡检统计表
附表三 五代藩镇建置的变迁
附表四 五代藩镇节度使迁转表主要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043730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13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及主要观点
第一章 唐末镇使与兵将的关系
一、强藩中的骄兵悍将
(一)镇使之任命
(二)将兵之结合
二、危机下的兵将矛盾
(一)逐杀节帅之骄兵
(二)制约骄兵的举措
第二章 五代时期朝廷实力的增长
一、禁军体系的完善
(一)禁军的发展过程
(二)禁军的职责作用
二、监察机制的强化
(一)中央对地方的监督
(二)藩镇内部的监督力量
三、地方州政的回归
(一)限制藩镇奏荐官员
(二)削弱藩镇节帅之权
第三章 五代时期藩镇力量的削弱
一、藩镇地域的变迁
(一)地域变迁的特点
(二)地域萎缩的表现
二、藩镇节帅的迁转
(一)节度使的选任
(二)节度使的移易
三、军事实力的削弱
(一)藩镇牙兵的削弱
(二)军器防具的禁毁
(三)军将家族的控制
第四章 五代时期儒、法影响下的骄兵悍将及其家族
一、武人家族家风之变迁
(一)军将家族的藏书活动
(二)五代墓志中的武人家风变迁:“近文习儒”
二、对骄兵悍将的严刑整治
(一)“黥面之刑”的恢复
(二)周太祖、世宗的严法治兵
第五章 五代时期藩镇演变的趋势
一、五代兵变的趋势
二、宋初的平藩与抑武
(一)削平藩镇
(二)抑制武人
结语
附表一 两《唐书》所载唐后期军士所立之节帅
附表二 五代巡检统计表
附表三 五代藩镇建置的变迁
附表四 五代藩镇节度使迁转表主要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0437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043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