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贵德城寨体系变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2 20:58
  随着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转变,清代贵德地区也由原先的边疆变为腹地,其城寨体系也由原先的单纯军事防御职能向多元化职能转变。纵观清代贵德地区的城寨体系是在明代城寨体系的基础上,进行扩充和改变,最终形成了"一城加六屯"的体系模式。立足于清代贵德地区城寨体系的转型,全面展示清代贵德城寨体系变迁的历史脉络。 

【文章来源】:怀化学院学报. 2019,38(02)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清代贵德城寨体系变迁研究


现存贵德城马面遗迹

城墙,遗迹,公元,西宁


?其形态应该与明万历年间修缮时的形态相似,我们表1清代贵德地区行政建制变化表时间名称隶属关系明代归德守御千户所河州卫雍正四年九月乙末(公元1726年10月1日)归德所临洮府乾隆三年八月己丑(公元1738年9月22日)归德所西宁府乾隆四十七年七月己酉(公元1782年8月22日)贵德所西宁府乾隆五十六年十一月辛卯(公元1791年12月15日)贵德厅西宁府资料来源:《清实录》、《清史稿》、《大清一统志》、《贵德县志稿》图2现存贵德城马面遗迹图3贵德城墙遗迹怀化学院学报2019年2月·22·

街道,遗迹,一览表,地名


不可分。清乾隆年间完善的河阴集市,在贵德厅城内专门设置交易场所,并以交易品的种类设置专门的市场,比如粮食市场设置在城隍庙门前,牛羊市设置在卫门街,骡马市设置在鼓楼街。但随着贸易量的不断增大,城内的空间区域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于是乾隆十三年(公元1747年),在城南设置关厢,将粮食、牲畜交易移居城外。除了商业外,城内还设有专门的居民点,将居住区与商业区分隔开来。笔者在城内调研时,发现了清代甘肃督标中军副将,人称“绵大人”的马朝选的故居,在遗迹(见图4)前留有石碑,但风化严重,只能隐隐约约看清府邸的主人姓名和该区域为住宅区的字迹。在商业、住宅区外,还有一片地域是以玉皇阁为中心的宗教文化区,为了将这三大功能区连接在一起,清政府在城内修筑了多条街道。现将清代贵德城内所有街道以表格(见表2)的形式展示出来,从中可以看出商业区的街道略宽,其余街道较窄,与当时的人员流动量成正比。总之,清代贵德城城池修补较少从侧面反映了该地的战争冲突有所减少,而街道和功能区的划分,反映了该区域职能的多元化。二、“贵德十屯”与城寨体系随着贵德地区疆域变化,此时称之为“贵德十屯”已经不是十分严谨了。当“保安四屯”划归循图4马朝选府邸遗迹表2清代贵德城内街道一览表街道名称起止地点(以今地名为参考)长度(米)路面情况初辟年代田家街东起北大街西至地毯厂128土路明兴文巷西起北大街,东至河阴小学120土路明县门街西起北大街,东至物资站296土路明中心街东起环城路,西至环城西路680土路明北向街南起地毯厂,北通中心街160土路明、清东街西起?


本文编号:30465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046552.html

上一篇:清关西五卫探微  
下一篇:布衣诗人孟襄阳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b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