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明代录遗考试
发布时间:2021-04-21 02:14
明代是科举制发展的鼎盛时期,于正统九年正式确立科考制度,随着应试士子的增多,科考落第群体变得极为庞大,在落第群体的强烈要求与政府完善科考体制双重作用下,录遗考试"应运而生"。录遗考试分为遗才试与大收试。在录遗考试的影响下,大量的科考落第者得以继续上进,从而在社会上形成向学之风,而明政府在收罗大量的优秀人才同时,亦有效维持了社会秩序,巩固了国家的统治。
【文章来源】: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9,35(03)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录遗考试的成因
1.1 科考录取率低下, 出现大量落第群体
1.2“有才之士”的强烈要求
1.3 政府对于科考落第者的重视
1.4 进一步完善科考体制的需要
2 录遗考试的发展过程
2.1 遗才试
2.2 大收试
3 录遗考试的影响
3.1 搜罗大量优秀遗漏之才, 成就大批人才
3.2 培养向学之风, 增强科举影响力
3.3 安抚落第者情绪, 稳定社会秩序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科考、遗才与大收:明代乡试资格考试述论[J]. 吴恩荣.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5)
本文编号:3150852
【文章来源】: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9,35(03)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录遗考试的成因
1.1 科考录取率低下, 出现大量落第群体
1.2“有才之士”的强烈要求
1.3 政府对于科考落第者的重视
1.4 进一步完善科考体制的需要
2 录遗考试的发展过程
2.1 遗才试
2.2 大收试
3 录遗考试的影响
3.1 搜罗大量优秀遗漏之才, 成就大批人才
3.2 培养向学之风, 增强科举影响力
3.3 安抚落第者情绪, 稳定社会秩序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科考、遗才与大收:明代乡试资格考试述论[J]. 吴恩荣.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5)
本文编号:31508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150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