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修《四库全书》删改问题刍议——以校办《三朝北盟会编》为例

发布时间:2021-04-21 11:25
  清修《四库全书》对收录之书多有删改,包括改译民族语名和删削改窜违碍文字两种情况,其具体情形比较复杂。在民族语名改译方面,初修《四库全书》时,除辽、金、元三史等个别书已彻底改译及部分书交对音官酌情改译外,其余诸书皆仍旧文未改。至于违碍文字删改,馆臣起初严于明末清初各书,而宽于明末以前书籍。直至乾隆五十二年覆校《四库全书》,删改尺度转严,明确要求全面改译与三史相关的所有文献,并对所见违碍文字进行彻底删改。在此研究中,上海图书馆藏《三朝北盟会编》四库覆校底本体现出重要的文献价值。 

【文章来源】:清史研究. 2019,(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庙学典礼》四库底本与四库馆臣改译问题[J]. 陈晓伟.  民族研究. 2016(03)
[2]对四库馆臣删削《三朝北盟会编》的考察[J]. 常征江.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5)
[3]对《四库全书》处理“违碍”字问题的讨论[J]. 韩成武,周金标.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7(01)
[4]《三朝北盟会编》研究[J]. 邓广铭,刘浦江.  文献. 1998(01)
[5]乾隆朝重修辽、金、元三史剖析[J]. 何冠彪.  蒙古学信息. 1997(01)



本文编号:31516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1516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a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