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疆界形态与疆界意识

发布时间:2021-06-07 13:02
  宋代存在着点状模糊疆界、片状模糊疆界、带状清晰疆界和线状清晰疆界等多样疆界形态。影响疆界形态的主要因素是关系形态,疆界清晰程度与关系的对抗程度呈正比。宋朝划分疆界的主要目的是现实安全应对,核心是分隔版籍与非版籍的民和地,保护赋役来源和直辖郡县的安全,显示了宋朝对待周边关系时构建华夷秩序之外的实用主义面向。宋代疆界形态及其反映的观念有其时代特殊性,但总体上是对中国古代自有传统的承继,并不具有变革意义,也不必用"近代性"加以阐释。 

【文章来源】:历史研究. 2019,(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20 页

【文章目录】:
一、疆界形态的多样性
    (一)点状控制的模糊疆界
    (二)片状的模糊疆界
    (三)带状清晰疆界
    (四)线状清晰疆界
二、疆界意识与关系形态
    (一)省熟之界和生熟之界
    (二)诸“国”之界
        1. 对抗性促生清晰疆界
        2. 形成了处理疆界问题的机制
        3. 形成了疆界即国界、守界即守国的意识
三、承继传统抑或新的变革?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华夏边缘”是怎样被蛮夷化的[J]. 姚大力.  思想战线. 2018(01)
[2]论古代中国的国家观与天下观——边境与边界形成的历史坐标[J]. 张文.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07(03)
[3]宋夏疆界考论[J]. 杨蕤.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05(04)
[4]宋代“中国”意识的凸显——关于近世民族主义思想的一个远源[J]. 葛兆光.  文史哲. 2004(01)
[5]西夏的疆域和边界[J]. 鲁人勇.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01)
[6]北宋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生熟户[J]. 李埏.  思想战线. 1992(02)
[7]熙宁年间宋辽河东边界交涉研究——王安石弃地数百里说质疑[J]. 李之勤.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01)

博士论文
[1]宋朝边疆地理思想研究[D]. 杜芝明.西南大学 2011
[2]辽宋关系研究[D]. 陶玉坤.内蒙古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2166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2166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e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