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隆万时期的货币扩张与地方反应

发布时间:2021-06-08 15:24
  明代隆庆万历时期是国家货币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化时期,然而货币不足的问题一直困扰国家上下,集中表现为白银存量不足与好钱不足。面对此种局面,明廷通过各种举措力图扩大货币供给量。此时又处于海外银流入数额不多、国内银矿屡兴乏力、一条鞭法加速推广的供需矛盾时期,朝廷只得放开海禁、不断寻求内地矿源来增加白银数量,但效果不显。为此明廷将更大的希望寄托于扩铸铜钱来增加货币存量,应对货币主导权日益下移的问题。万历前期的扩铸计划准备充分,工本也属充足,但地方铸钱却在很短时间内纷纷挫败,显示了国家钱法的长期颓势难以逆转。万历后期,神宗甚至采取极端措施,派出矿监税使疯狂地搜刮民间金银,国家铸钱也日益沦为解决财用的工具。不少地方的货币流通遭遇了更加纷乱的局面,政府权威在市场力量面前遭遇挫败。这系列过程昭示着晚明政府在面临日益货币化、市场化的经济环境中,始终无法建立起有效的货币金融手段,将其内化成自身的经济资源,折射出明代货币制度缺失的长期影响。 

【文章来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货币存量不足
三、政府扩充货币存量
    (一) 扩充白银存量
    (二) 扩铸铜钱
四、地方反应
五、万历中后期铸钱与地方反应
六、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家“救市”与货币转型——明中叶国家货币制度领域与民间市场上的白银替代[J]. 邱永志.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8(06)
[2]折上折:明代隆万间的赋役折银与中央财政再分配[J]. 李义琼.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3)
[3]明代万历年间“矿监税使”研究的现状与问题[J]. 方兴.  江汉论坛. 2014(02)
[4]万历三十九年留都铸钱事件与两京应对[J]. 黄阿明.  中国钱币. 2012(02)
[5]明代通货问题研究——对明代货币经济规模和结构的初步估计[J]. 刘光临.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1(01)
[6]明代徽州田价发覆[J]. 周生春,明旭.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预印本. 2011(01)
[7]贡赋、市场与物质生活——试论十八世纪美洲白银输入与中国社会变迁之关系[J]. 陈春声,刘志伟.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5)
[8]万历矿监税使原因再探[J]. 林枫.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02(01)
[9]明代矿业的发展[J]. 白寿彝.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1956(00)

博士论文
[1]明代浙江地方财政结构变迁研究[D]. 丁亮.东北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2187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2187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8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