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荆山山区移民的生存与发展调查——以南漳板桥为例
发布时间:2021-06-10 18:17
明清时期,南漳板桥移民迁入初始以开荒种地为主,稍后移民家族开始从事其它多种经营;特别重要的是不忘科举入仕之路,这对于移民家族的发展与社会地位的晋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般一个移民家族需要经历六代以上人的努力,才有可能晋升入士绅阶层。以祠堂为中心的移民宗族构建,有着明确的现实目的,即昭显本族的势力,加强本族的内聚力,以便在异乡生存、发展。通过科举入仕,他们逐渐获得各种社会资源。通过联姻,最终构建起以为他们为中心的地方新秩序。
【文章来源】: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9,40(10)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荆山主峰周边的明清移民
二、生存与发展:垦殖与多种经营
三、乡土建筑的背后:移民家族崛起后的主要作为与地方新秩序
(一)通过修建宗祠、坟茔强化家族凝聚力
(二)通过参与地方公益事业,取得道德制高点,扩大话语权
(三)通过大族间的联姻,形成势力圈,巩固社会地位
四、板桥雷竹湾:一个移民家族的个案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清代湖北农村的人口和劳动力配置[J]. 闫富东. 荆州师专学报. 1998(03)
本文编号:3222884
【文章来源】: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9,40(10)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荆山主峰周边的明清移民
二、生存与发展:垦殖与多种经营
三、乡土建筑的背后:移民家族崛起后的主要作为与地方新秩序
(一)通过修建宗祠、坟茔强化家族凝聚力
(二)通过参与地方公益事业,取得道德制高点,扩大话语权
(三)通过大族间的联姻,形成势力圈,巩固社会地位
四、板桥雷竹湾:一个移民家族的个案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清代湖北农村的人口和劳动力配置[J]. 闫富东. 荆州师专学报. 1998(03)
本文编号:32228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222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