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昌信仰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6 03:23
  宋代自建国之初便将“偃武修文”作为基本国策,该国策的提出与执行更直接造就了宋代“文人主政”的局面,萌芽于南北朝后期的科举制度也顺应这种政治氛围而逐渐臻于完善。虽说这是由当时的历史形势所决定,与最高统治者的统治目的和利益有关,但却在客观上促进了大批文人学子对儒学,尤其是通过儒学而对仕途、对高官厚禄的趋之若鹜。在确定了个人的价值追求之后,为确保实现最大效益,文人学子往往在个人努力之外,总是勇于并善于创造,甚至借用神灵的护佑来达到目的。而宋代文昌神及文昌文化的兴盛正合时宜,故本文对宋代文昌信仰的研究便应运而生。本文拟通过以下几个部分的内容对宋代文昌信仰展开讨论: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与文昌信仰有关的、比较有代表性的神祇,包括文昌神、梓潼神以及魁星神等,除梳理历史源流之外,更对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分析了文昌信仰与道教的关系,重点整理了文昌神的童子——天聋地哑在其间的特殊存在。第三部分探讨了文昌信仰与宋代各政权之间的互动,包括封号、建祠、祭拜等活动。第四部分则重点阐述了宋代文昌信仰的社会功能,从整体上显示了文昌信仰急速传播与逐渐世俗化的趋势,以及它在个人的价值观、民族的融合等方面所产...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对象
    0.2 研究现状
    0.3 选题意义
    0.4 创新与不足
1 宋以前文昌信仰的形成与演变
    1.1 从文昌神到梓潼神
        1.1.1 文昌神的出现
        1.1.2 梓潼神地位的“晋升”
    1.2 文昌神与魁星神的并存
2 宋代道教对文昌信仰的接纳与吸收
    2.1 宋代道教以“化生之说”包装并宣传文昌神
        2.1.1 《清河内传》的“化生之说”
        2.1.2 《梓潼帝君化书》对“化生之说”的完善
    2.2 文昌童子“天聋地哑”的出现及其隐喻
        2.2.1 天聋地哑中蕴涵的“天父地母”信仰
        2.2.2 “不能听”“不能言”之苦
        2.2.3 “享爵禄者不可逞聪明”
    2.3 道教对文昌的敕封
3 文昌信仰与宋代官方的互动与交流
    3.1 文昌信仰与北宋官方的互动
    3.2 文昌信仰与南宋官方的交流
4 宋代文昌信仰的社会功能
    4.1 宋代文昌信仰与社会政治
        4.1.1 文昌信仰与皇权的巩固
        4.1.2 文昌信仰与官吏的平行治理
        4.1.3 文昌信仰与科举制度的普及
    4.2 宋代文昌信仰与社会文化
        4.2.1 文昌信仰与教化功能的强化
        4.2.2 文昌信仰与尚文风气的盛行
        4.2.3 文昌信仰与功利心态的渐长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文昌”的人神演化与中国的祖先崇拜信仰[J]. 吴晓梅,吴秋林.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5)
[2]论地母文化的多元性[J]. 闫向莉,宋喜斌.  职大学报. 2016(03)
[3]《地母真经》的宗教定性[J]. 朱越利.  中国道教. 2014(03)
[4]儒道融合的劝善书——以《文昌化书像注》为例[J]. 赵永翔.  中国宗教. 2011(12)
[5]试论北宋崇道对科举考试的影响[J]. 张振谦.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4)
[6]科举守护神“文昌梓潼帝君”及其社会文化意义[J]. 祝尚书.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5)
[7]唐代品官命妇封赠制试探[J]. 田禾.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2009(02)
[8]蜀道与文昌祀的扩散[J]. 陈翔,赵玲,杨蕊嘉,杨达.  黑龙江史志. 2008(22)
[9]文昌信仰与中国古代科举的关系[J]. 吴进,李永红,张彪,景盛泉.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2008(02)
[10]洞经音乐性质研究综述[J]. 郑慧玲.  文艺争鸣. 2007(09)

博士论文
[1]文昌帝君信仰藏族化研究[D]. 旦正加.中央民族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文昌信仰善书文献研究[D]. 王林华.南昌大学 2015
[2]科举时代的造神:魁星崇拜研究[D]. 张晓雪.黑龙江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322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2322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6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