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舆全览图》与《乾隆十三排图》中广西地区测绘内容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9 21:29
  本文以广西地区为例,借助ArcGIS和相关历史文献,对我国首次大范围实测、并用经纬坐标绘制的康熙《皇舆全览图》及之后的《乾隆十三排图》进行比较研究。在对两图中绘制的广西地区进行地理配准、人工数字化并建立相应的属性表之后,分别对两图中的水系形态及分布、山名数量、府县政区名称及一些聚落通名的数量进行比对。我们认为,《乾隆十三排图》和康熙《皇舆全览图》在广西地区皆使用同样的坐标系,两图的水系几乎完全吻合。不同的是,乾图的坐标系平均比康图偏北0.6分、偏东7.8分,图面内容也较康图丰富,其中政区及聚落名称较康图的489条增加了1.7倍,山、岭、洞等自然地物名较康图的376条增加了68%。乾图上广西的边界及府、州名的绘制及时反映了雍正时期对本区治理之后的变化,故乾图是在继承康图基础之上,增补大量地理信息,尤其是聚落名称和山名之后完成的。 

【文章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61(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康熙《皇舆全览图》与《乾隆十三排图》中广西地区测绘内容的比较研究


康乾两图中广西水系分布

水系分布,主要河流,广西


中郁江上游为左江和右江。①右江在北,左江在南,两江在今南宁以西汇合之后称郁江,浔江与桂江在地处广西东部边界的今梧州市以东汇合。当我们把数字化之后的康乾两图中的水系叠加到一起时可以发现,两图的水系皆呈树枝状分布,反映了当时广西河网密布的自然环境,如图3所示。从图面内容比较来看,无论是水系形态、河流走向,还是河流分布的密度高度一致,通过比较河流的名称也可以发现两者的重合度非常高,达到90%。如果我们把广西境内的几条主要河流进行对比,两图吻合的情势就更加清楚,如图4所示。略有不同的是,两图中河流的地理位置出现细微偏差。此外,由于雍正时期把红水河以北的地区划归贵州,把原属广西的荔波县改隶贵州都匀府,故在乾隆图上广西北部和东北的河流缺失,导致乾隆时期河流数量较康熙时期减少,这说明乾隆图及时反映了划界后的情况。图3康乾两图中广西水系分布图4康乾图中广西主要河流分布当我们再把图4与今日1∶400万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中四级以上河流进行空间比对时发现,康图上主要河流的分布及流向大致与今日的分布格局相仿,如图5所示。四条呈西北东南向分布的主要河流从西到东分别是右江、红水河、柳江和桂江,这四条河流最终汇合到西江。何以当时的测绘如此准确呢?至少有两个原因:其一,广西境内的河流除了地处东南的郁江平原、浔江平原,中部的来宾平原和柳州平原的局部地段外,其余河流多为山区河流,受地势的控制,历史时期除了发生地质灾害外,河道一般很少变化;其二,在法文杜赫德书后附有康熙时期传教士在清朝疆域及近邻地区测绘的641点及其位置信息,广西境内有28个,当我们把这些具有经纬数?

广西省,贵州都匀,广西


的往来时间。荔波县的改归也提到议事日程。荔波县原属广西的庆远府管辖,但是两地相隔500多里,行程十多天,且道路险阻,公文往来及犯人解押等都十分不便。鄂尔泰建议,既然原来梗阻的都江河道打通了,而荔波离贵州都匀府才210里,行程只需三天,宜改归贵州都匀府,以收体国经野之效,提高行政效率。③于是雍正十年鄂尔泰上疏“请改隶贵州都匀府管辖”。④故乾图在继承康图的基础上,及时在图上反映了雍正时期执政的结果。但是在广西东北与湖广交界的地区,却出现滞后现象。图6康乾两图中广西省界的比较这片地区位于怀远县东北、义宁县西北,在康图上留为空白,法文版广西图中,此处标为“ICHOANG-KOLAO,PeupleSauvage”,依据图中另一处“SENGMIAOTSE,PeupleSauvage”分析,ICHOANG-KOLAO系如“SENGMIAOTSE”(生苗子)的标注方式,指当地某种少数民族,PeupleSauvage系法文“野人”之意,类似原来贵州“八万古州”地区脱离中央政府管辖的独立王国。乾图上,这片地区被画到湖广地区,仅标出山脉,没有标注地名,如图7中椭圆A处所示。图7康图中广西东北空白地区在乾隆图中的表现该地与桑江司相邻,当时的桑江司地区位于“桂林郡西北之边鄙也,幅员辽阔,袤延数百里。处万山之中烟瘴最重,水土极劣。生其间者,种类各别,性愚而悍。峝寨三百三十有四碁布星列。”⑤乾隆五年(1740),桑江司地区“桑江四峝苗酋吴金银等谋不轨”。⑥后经调遣军队,于当年九月平定叛乱。鉴于以前的巡检司并不足以控驭地方,为了巩固统治,乾隆六年(1741)于“桑江适中之地置龙胜厅,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康熙《皇舆全览图》的数字化及意义[J]. 韩昭庆.  清史研究. 2016(04)
[2]康熙《皇舆全览图》空间范围考[J]. 韩昭庆.  历史地理. 2015(02)
[3]康熙《皇舆全览图》与西方对中国历史疆域认知的成见[J]. 韩昭庆.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6)
[4]康熙《皇舆全览图》投影种类的统计分析[J]. 陆俊巍,韩昭庆,诸玄麟,钱浩.  测绘科学. 2011(06)
[5]清初贵州政区的改制及影响(1644—1735年)[J]. 韩昭庆.  历史地理. 2008(00)
[6]康熙铜版《皇舆全览图》投影种类新探[J]. 汪前进.  自然科学史研究. 1991(02)
[7]康熙《皇舆全览图》的测绘考略[J]. 冯宝琳.  故宫博物院院刊. 1985(01)
[8]清康熙年间我国一次大规模地理经纬度和全国舆图的测绘[J]. 丁延景,谭德隆,罗寿枚,李西湖.  广东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77(02)



本文编号:32745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2745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8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