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疫与春秋时期的政治和社会

发布时间:2021-07-11 14:33
  疾疫与人类的生命活动息息相关,它不仅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而且与人的思想意识、社会的科技水平以及民间的乡风习俗等诸多要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对于春秋疾疫的研究,必须将其置于历史的框架之内,从纵向的角度观察其发展脉络,追述疾疫的变化过程;从横向的角度来研究其影响范围,探寻春秋各国的疾疫状况。将疾疫与自然、疾疫与社会、疾疫与人有机结合在一起,进而在时空领域对春秋疾疫有一个综合把握。本文在对春秋疾疫分析整理的基础之上,又分别探讨了疾疫与春秋政治、疾疫与春秋社会的关系。春秋以前人们对疾疫的认识较为简单,总体来说还处于原始懵懂的阶段。随着人们对疾疫认知能力的不断增长以及史料记载的不断增加,从原始社会时期到西周后期的疾疫数量一直呈上升的趋势。在分析春秋疾疫的时候将“春秋三传”所载疾疫对比之后发现“春秋三传”均含有“以疾贬人,以疫贬事”的色彩。同时以《左传》、《国语》等史书为依据将春秋疾疫划分为内科疾病、外科疾病、精神类疾病、妇产科疾病、流行性疫病等五类,并分别进行整理、疏义。疾疫对春秋政治也存在多方面的影响。嫡长子的身体健康状况成为其能否被立为继承人的重要因素之一,嫡长子很可能因疾而废。“诈病”成为... 

【文章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春秋疾疫概说
    (一)春秋以前疾疫略说
    (二)春秋时期疾疫分类
二、疾疫与春秋政治
    (一)疾疫与君位继承
    (二)诈病与列国政局
    (三)疾疫与春秋邦交
三、疾疫与春秋社会
    (一)社会日常生活与疾疫防治
    (二)疾疫与春秋礼俗
    (三)疾疫与春秋时期的天命鬼神观念
    (四)疾疫与春秋时期的养生思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春秋战国时期病者的治病之法[J]. 吕金伟.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6(03)
[2]《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六)文字考释二则[J]. 徐在国.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 2012(00)
[3]《上博六·景公疟》重编新释与版本对比[J]. 梁静.  中国历史文物. 2010(01)
[4]天命信仰嬗变视野中的孔子天命思想[J]. 徐难于.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5)
[5]鬼神、气与中医学——鬼神观衰落、气论观兴起与中医理论形成[J]. 姚春鹏.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3)
[6]试论先秦时期的疾疫[J]. 刘继刚.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07(03)
[7]“社会文化视野下的中国疾病医疗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 王涛锴.  中国史研究动态. 2006(11)
[8]《易学与中国传统医学》[J]. 林雨.  周易研究. 2004(02)
[9]我国先秦时期中医外科的主要成就[J]. 卢子杰.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2)
[10]中国先秦两汉时期疟疾地理研究[J]. 龚胜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04)

硕士论文
[1]战国楚简所见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研究[D]. 周圣堃.西南大学 2012
[2]春秋时期疾病研究[D]. 向文斌.西南大学 2011
[3]楚人疾病与防治[D]. 尹立华.华中师范大学 2008
[4]宋以前食养食疗的研究[D]. 郤丽萍.中国中医科学院 2007
[5]《五十二病方》与巫术文化[D]. 孔慧红.陕西师范大学 2006
[6]中国古代医患关系初探[D]. 胡妮娜.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2782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2782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2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