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司制度历史价值探析
发布时间:2021-07-14 01:43
我国自古就是多民族国家,历朝历代都高度重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封建王朝在强调天下一统的同时,对民族地区"因俗而治",施行有别于内地的管理体制和治理方式。元、明、清三朝在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在给予土司诸多特别权力和优待照顾的同时,通过授职、承袭、升降、奖罚、纳贡、征调、卫所等进行御控。这种治理制度与措施,体现了对天下一统的追求和对民族地区社会文化的尊重与包容,对于维系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增进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拉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价值,构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渊源。
【文章来源】:广西民族研究. 2019,(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金峒安抚司印及印文(唐崖土司城遗址管理处提供)
本文编号:3283151
【文章来源】:广西民族研究. 2019,(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金峒安抚司印及印文(唐崖土司城遗址管理处提供)
本文编号:32831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283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