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朔西游与武帝新政——兼论山东士人的地域流动
发布时间:2021-09-04 05:26
西汉武帝初年,东方朔曾从东方故齐之地,远赴长安上书。所言学习经历,乃是理想化的天子大臣特征;待诏公车后的相关言行,对他的家世背景实际多有揭示。这些均有助于理解东方朔的政治行为。东方朔西行并非孤立事件,而是"群士西游"的一个缩影。在武帝前期变革汉政背景下,背后呈现的是出身较低的"山东"贤士由地方而中央、"山东"而关中的地域流动。武帝用"山东"寒微之士,伸张皇权,压制西汉早期之"军功受益阶层",实现对相权及官僚组织之制约。而东方朔仕宦京师多年,却成就了避世金马的"朝隐"形象。这实际又为认识西汉中叶武帝用士的政治特征提供了线索。
【文章来源】:史林. 2019,(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 长安上书:也说东方朔的求学与家世
二 群士西游:“山东”贤士与武帝新政
三 避世金马:东方朔“朝隐”与武帝用士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东方朔的“朝隐”思想[J]. 谭慧存. 史学月刊. 2012(06)
[2]汉武帝“广关”与西汉前期地域控制的变迁[J]. 辛德勇.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8(02)
[3]东方朔年谱简表[J]. 孙东临,杨三秋. 求索. 2007(04)
[4]东方朔的滑稽、朝隐及文学成就[J]. 徐善思.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S1)
[5]东方朔研究综述[J]. 胡春润. 名作欣赏. 2006(18)
[6]东方朔研究述评[J]. 李江峰.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 2006(03)
[7]东方朔“朝隐”思想探源[J]. 胡春润. 社科纵横. 2006(05)
[8]张家山汉简所示汉初西北隅边境解析———附论秦昭襄王长城北端走向与九原云中两郡战略地位[J]. 辛德勇. 历史研究. 2006(01)
[9]从扬雄对东方朔的评价论西汉隐士之风貌[J]. 曾祥旭.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4)
[10]论东方朔的“滑稽”、“朝隐”及文学创作[J]. 陈兰村,张根明. 贵州社会科学. 2003(06)
本文编号:3382652
【文章来源】:史林. 2019,(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 长安上书:也说东方朔的求学与家世
二 群士西游:“山东”贤士与武帝新政
三 避世金马:东方朔“朝隐”与武帝用士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东方朔的“朝隐”思想[J]. 谭慧存. 史学月刊. 2012(06)
[2]汉武帝“广关”与西汉前期地域控制的变迁[J]. 辛德勇.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8(02)
[3]东方朔年谱简表[J]. 孙东临,杨三秋. 求索. 2007(04)
[4]东方朔的滑稽、朝隐及文学成就[J]. 徐善思.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S1)
[5]东方朔研究综述[J]. 胡春润. 名作欣赏. 2006(18)
[6]东方朔研究述评[J]. 李江峰.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 2006(03)
[7]东方朔“朝隐”思想探源[J]. 胡春润. 社科纵横. 2006(05)
[8]张家山汉简所示汉初西北隅边境解析———附论秦昭襄王长城北端走向与九原云中两郡战略地位[J]. 辛德勇. 历史研究. 2006(01)
[9]从扬雄对东方朔的评价论西汉隐士之风貌[J]. 曾祥旭.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4)
[10]论东方朔的“滑稽”、“朝隐”及文学创作[J]. 陈兰村,张根明. 贵州社会科学. 2003(06)
本文编号:33826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382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