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记》在明清时期的演出传播

发布时间:2021-10-08 17:22
  从传播学的视角分析《邯郸记》在明清时期的演出活动,有助于了解其历史渊源,加深对《邯郸记》的艺术和社会价值的认识。家乐艺人、民间职业艺人和串客等是《邯郸记》演出活动的传播主体,他们有各自的演出场所和服务群体,但他们之间是相互流通而非相互隔离的;传播对象涵盖社会各个阶层,文人群体是其最主要的群体之一,他们的接受和再传播行为极具代表性和复杂性;传播内容是沟通传播主体和传播对象的桥梁,依据的内容是原本或是改本、采用的形式是全本戏还是折子戏都会影响其演出传播活动。 

【文章来源】:四川戏剧. 2019,(0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传播主体与传播场所
二、传播对象和传播效应
三、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明末文人心目中的汤显祖的人物形象[J]. 田仲一成.  戏曲研究. 2010(02)
[2]从传播学的角度观照《牡丹亭》的演出[J]. 王省民.  艺术百家. 2007(02)
[3]论汤显祖《邯郸记》的成就及其影响[J]. 赵山林.  戏曲研究. 2007(01)
[4]晚明优人与戏剧之场上传播[J]. 戴健.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05)
[5]汤显祖的传奇折子戏在清代宫廷里的演出[J]. 李玫.  文艺研究. 2002(01)

博士论文
[1]会馆演剧研究[D]. 齐静.南京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邯郸记》与《南柯记》明清时期的传播研究[D]. 毛宜敬.江西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4246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4246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0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