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地方官绅对南方乡土形象的重塑

发布时间:2021-11-04 08:31
  古代南方地区,向来被内地文人视为经济文化落后,生存环境恶劣,人类寿命不长的"早夭之地",这一乡土形象符号受到文人墨客的反复夸张渲染。明清时期,以岭南地区为主的南方官绅,为改变内地对南方地区乡土形象的传统认识,通过地方志的修撰,对南方乡土形象进行有目的、有意识地重塑。"百岁坊"等长寿文化标识不断出现,长寿人口在地方志中以各种形式得到记载并流传开来,对南方乡土形象的重塑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一过程,也与医疗技术进步,外来人口对南方地理环境认知不断深入有密切关系。 

【文章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19,34(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5 页

【文章目录】:
一想象与渲染内地文人对南方乡土形象的描塑
二耆寿与百岁坊明清时期地方士绅重塑南方乡土形象的话语
三寿星明清时期南方地区百岁老人的空间分布
四瘴乡与乐土南方乡土形象的嬗变
五余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地域形象与中国古代边疆的经略[J]. 刘祥学.  中国史研究. 2014(03)
[2]恶名之辨:对中古南方风土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于赓哲.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12(05)
[3]疾病、卑湿与中古族群边界[J]. 于赓哲.  民族研究. 2010(01)



本文编号:34753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4753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4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