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时期的太子宫
发布时间:2021-11-08 04:22
西汉太子幼时居皇帝后宫,成年行冠礼后入太子宫,加冠年龄受政治因素的影响很大,但一般在15—20岁之间,这是由社会环境与政治需要决定的。太子与父母分居后成立单独的家庭群体,称"太子家",包括其妻妾儿女、家中的官吏与护卫、服侍人员。太子宫内见于记载的建筑有甲观、画堂、丙殿和后堂。西汉太子宫的位置可能是在京师长安的长乐宫内,附属建筑先后有思贤苑、博望苑,后者在长安城覆盎门外。东汉太子宫始称东宫,太子或未加冠即入宫居住,顺帝时太子居北宫内承光宫,由中傅或宦官监护。太子宫的出现与辅导监护皇统继承人的制度密切相关,对维系皇权和巩固统治起重要作用。
【文章来源】:南都学坛. 2019,39(03)
【文章页数】:15 页
【文章目录】:
一、西汉太子宫历届主人与“及冠就宫”
二、太子宫与“太子家”的各个阶层
(一) 太子及其妻妾儿女
(二) 太子家官吏
(三) 警卫、服侍人员
1.警卫。
2.厨人、厩夫。
3.宦官。
4.“宫人”与“歌舞者”。
三、太子宫内的建筑设施
(一) 甲观与画堂
(二) 丙殿
(三) 后堂
四、西汉太子宫地址之蠡测
五、汉太子的思贤苑与博望苑
六、东汉太子宫的若干变化
(一) 太子宫称“东宫”
(二) 顺帝时太子居承光宫
(三) 太子或年幼未加冠即就宫
(四) “中傅”与宦官监护太子家
七、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汉长乐宫遗址的发现与初步研究[J]. 刘振东,张建锋. 考古. 2006(10)
[2]“阳信家”铜器铭文补释[J]. 李光军,王丕忠. 人文杂志. 1984(03)
[3]谈“阳信家”铜器[J]. 贠安志. 文物. 1982(09)
[4]关于居延汉简的发现和研究[J]. 陈公柔,徐苹芳. 考古. 1960(01)
本文编号:3482996
【文章来源】:南都学坛. 2019,39(03)
【文章页数】:15 页
【文章目录】:
一、西汉太子宫历届主人与“及冠就宫”
二、太子宫与“太子家”的各个阶层
(一) 太子及其妻妾儿女
(二) 太子家官吏
(三) 警卫、服侍人员
1.警卫。
2.厨人、厩夫。
3.宦官。
4.“宫人”与“歌舞者”。
三、太子宫内的建筑设施
(一) 甲观与画堂
(二) 丙殿
(三) 后堂
四、西汉太子宫地址之蠡测
五、汉太子的思贤苑与博望苑
六、东汉太子宫的若干变化
(一) 太子宫称“东宫”
(二) 顺帝时太子居承光宫
(三) 太子或年幼未加冠即就宫
(四) “中傅”与宦官监护太子家
七、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汉长乐宫遗址的发现与初步研究[J]. 刘振东,张建锋. 考古. 2006(10)
[2]“阳信家”铜器铭文补释[J]. 李光军,王丕忠. 人文杂志. 1984(03)
[3]谈“阳信家”铜器[J]. 贠安志. 文物. 1982(09)
[4]关于居延汉简的发现和研究[J]. 陈公柔,徐苹芳. 考古. 1960(01)
本文编号:34829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482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