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汉代儒家典籍关于孔子《尚书》学论述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2-12-10 08:32
有关孔子与《尚书》的关系,传统学者认为关系密切,而现代学者曾受疑古思潮影响,否认传统的看法。当代学者运用双重考据法,认为两者关系密切。在此基础上,就先秦汉代儒家典籍《礼记》《尚书大传》《韩诗外传》《孔子家语》《孔丛子》有关孔子论《书》的一些内容,从三方面(论"高宗梁闇,三年不言"、《高宗肜日》"德之有报之疾"说、孔子阐发《吕刑》篇礼刑观)论述先秦汉代儒家心中的孔子的思想、他们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阐发,由此可见儒家内部思想的发展与差异。这在儒家阐释史上很有意义。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论《尚书·说命》“高宗梁闇, 三年不言”说
二、孔子论《高宗肜日》“德之有报之疾”说
三、孔子论《吕刑》之刑法:孔子礼刑观
(一) 《吕刑》篇简介
(二) 儒家的至治时代及刑罚产生说
(三) 孔子及儒家礼刑说
(四) 孔子及儒家古今刑罚省繁论
(五) 孔子论施刑的原则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春秋》三传“孔子曰”研究[J]. 杨兆贵,吴学忠. 人文论丛. 2018(01)
[2]论庄子学派的理想社会说[J]. 杨兆贵,吴学忠,李坚. 南都学坛. 2017(05)
[3]“五刑不如一耻”——先秦时期刑法观念的一个特色[J]. 晁福林. 社会科学辑刊. 2014(03)
[4]“君民同构”:孔子政治哲学的一个重要命题——上博简和郭店简《缁衣》篇的启示[J]. 晁福林. 哲学研究. 2012(10)
[5]《尚书·大禹谟》禹征苗民一节文字的时代归属问题[J]. 周苇风. 殷都学刊. 2011(02)
[6]殷周“冢宰”辅相说与宰官源流考[J]. 谢乃和. 古代文明. 2009(03)
[7]郭店楚简《缁衣》与《尚书·吕刑》[J]. 晁福林. 史学史研究. 2002(02)
[8]再论郭店简《六德》“为父绝君”及相关问题[J]. 彭林. 中国哲学史. 2001(02)
[9]曾子与《孝经》──儒家孝道理论的历史变迁[J]. 罗新慧. 史学月刊. 1996(05)
本文编号:3716428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论《尚书·说命》“高宗梁闇, 三年不言”说
二、孔子论《高宗肜日》“德之有报之疾”说
三、孔子论《吕刑》之刑法:孔子礼刑观
(一) 《吕刑》篇简介
(二) 儒家的至治时代及刑罚产生说
(三) 孔子及儒家礼刑说
(四) 孔子及儒家古今刑罚省繁论
(五) 孔子论施刑的原则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春秋》三传“孔子曰”研究[J]. 杨兆贵,吴学忠. 人文论丛. 2018(01)
[2]论庄子学派的理想社会说[J]. 杨兆贵,吴学忠,李坚. 南都学坛. 2017(05)
[3]“五刑不如一耻”——先秦时期刑法观念的一个特色[J]. 晁福林. 社会科学辑刊. 2014(03)
[4]“君民同构”:孔子政治哲学的一个重要命题——上博简和郭店简《缁衣》篇的启示[J]. 晁福林. 哲学研究. 2012(10)
[5]《尚书·大禹谟》禹征苗民一节文字的时代归属问题[J]. 周苇风. 殷都学刊. 2011(02)
[6]殷周“冢宰”辅相说与宰官源流考[J]. 谢乃和. 古代文明. 2009(03)
[7]郭店楚简《缁衣》与《尚书·吕刑》[J]. 晁福林. 史学史研究. 2002(02)
[8]再论郭店简《六德》“为父绝君”及相关问题[J]. 彭林. 中国哲学史. 2001(02)
[9]曾子与《孝经》──儒家孝道理论的历史变迁[J]. 罗新慧. 史学月刊. 1996(05)
本文编号:37164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716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