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时期秦凤路军事建置布局及其作用
发布时间:2023-02-28 19:22
北宋初期,政府实行"弃边守关"的政策,将西北防御纵深向内收缩,于西北边地设置一系列的军事寨堡,一方面作为开疆守土的基地,另一方面可以用来维系边地的民族关系。熙宁以后,西北拓边活动日渐频繁,秦凤路军事布局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秦凤路以军事前沿对抗、多重军事建置体系布置、纵深防御与进攻以及联络当地土著居民争取力量支持的多种举措维持着北宋御边军事战略的实行。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秦凤路的设置及相关争论的探讨
(一)秦凤路的设置及其变迁
(二)秦凤路的军事辖属
二、秦凤路军事建置的布局
(一)形势逼迫,设立寨堡
(二)军事力量的布局
(三)通达西与北
1.秦州至古渭寨之渭水路
2.秦州至陇州之清水河路
3.秦州至陇干城之瓦亭川路
三、秦凤路在整个西北战局中的作用
(一)稳定时期的秦凤路
(二)西夏来犯时的秦凤路
(三)拓边行动中的秦凤路
四、结语
本文编号:3751703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秦凤路的设置及相关争论的探讨
(一)秦凤路的设置及其变迁
(二)秦凤路的军事辖属
二、秦凤路军事建置的布局
(一)形势逼迫,设立寨堡
(二)军事力量的布局
(三)通达西与北
1.秦州至古渭寨之渭水路
2.秦州至陇州之清水河路
3.秦州至陇干城之瓦亭川路
三、秦凤路在整个西北战局中的作用
(一)稳定时期的秦凤路
(二)西夏来犯时的秦凤路
(三)拓边行动中的秦凤路
四、结语
本文编号:37517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751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