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江南农村经济组织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0 22:14
本文关键词:明清江南农村经济组织研究
【摘要】: 经济组织是我国农村最普遍最基本的社会组织之一。明清两代处于封建社会后期,在江南地区首先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变化,农村经济组织也随之在江南地区不断演化、发展,除了存留有过去的经济组织:牙行、典当、合会,还出现了适应明清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新的经济组织:经济型乡族组织、会馆公所、善会善堂、商会、农会。江南农村经济组织虽然只是以雏形、萌芽的形式而显现,但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和鲜明的地域特点,对明清江南农村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研究其具有典型意义。本文从明清江南农村经济组织产生的条件入手,比较全面地、深入地阐述了明清江南农村八种类型经济组织的概况、特点、功能等等,并论述了农村经济组织与明清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最后落足于对现在经济组织的发展提供借鉴,为解决“三农问题”,加快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些途径。 对明清江南农村经济组织的研究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第一章导言:说明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对本文的研究对象江南、经济组织进行界定,明确本文的研究范畴,说明本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并把国内外对经济组织的研究概况作一阐述,提出文章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明清江南农村经济组织产生和发展的条件:因为研究的是经济组织产生和发展的条件,因此主要论述经济组织产生的经济条件,并联系明清时期江南农村的一些内外条件,说明明清江南农村经济组织产生和发展的必然性。 第三章明清江南农村经济组织的概况:这一部分是文章的重点,从明清江南农村经济组织形成的来源入手,把明清江南地区农村经济组织总分为过去的存留的经济组织和新建的经济组织两部分进行论述,并从概况、特征、功能等方面分别阐述这一时期江南农村八种类型的经济组织(牙行、典当、合会、经济型乡族组织、会馆公所、善会善堂、商会、农会)。 第四章明清江南农村经济组织与明清社会:把江南农村经济组织放入明清社会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重点分析江南农村经济组织与明清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的关系。 第五章分析与结论:在更广阔的视野里对明清江南农村经济组织进行总结,并对我国农村经济组织进行反思,为现今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明清 江南 农村 经济组织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K24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导言10-18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0-11
- 1.1.1 研究的目的10
- 1.1.2 研究的意义10-11
- 1.2 研究对象11-13
- 1.2.1 江南11-12
- 1.2.2 农村经济组织12-13
- 1.3 研究综述13-17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17
- 1.4.1 研究思路17
- 1.4.2 研究方法17
- 1.5 创新之处17-18
- 第二章 明清江南农村经济组织产生和发展的条件18-23
- 2.1 江南农村商品经济发展18-21
- 2.1.1 经济作物面积增大,商品化程度提高18-19
- 2.1.2 商品生产基地的增多和市场体系的逐步完善19-21
- 2.2 江南农村农户及商人的需要21-22
- 2.2.1 农户竞争意识增强21
- 2.2.2 农户的商品供给与消费需求增大21-22
- 2.3 便利的交通条件22-23
- 第三章 明清江南农村经济组织的概况23-49
- 3.1 江南农村过去存留的经济组织23-34
- 3.1.1 牙行23-27
- 3.1.2 典当27-29
- 3.1.3 合会29-34
- 3.2 明清江南农村新建的经济组织34-49
- 3.2.1 经济型乡族组织34-37
- 3.2.2 会馆公所37-42
- 3.2.3 善会善堂42-45
- 3.2.4 商会45-47
- 3.2.5 农会47-49
- 第四章 明清江南农村经济组织与明清社会49-55
- 4.1 明清江南农村经济组织与社会经济49-50
- 4.2 明清江南农村经济组织与政治50-52
- 4.3 明清江南农村经济组织与思想文化52-53
- 4.4 小结53-55
- 第五章 分析与结论55-61
- 5.1 明清江南农村经济组织的再认识55
- 5.2 当代农村经济组织的历史反思55-56
- 5.3 明清江南农村经济组织对当前农村经济组织建构的借鉴和启迪56-61
- 5.3.1 明清江南农村经济组织对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组织建设的启迪57-59
- 5.3.2 加强政府的作用59-61
- 参考文献61-68
- 附录:明清江南地区善会善堂设置情况68-81
- 致谢81-82
- 作者简介8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雅;清末商会探微[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2 方行;;清代前期农村高利贷资本问题[J];经济研究;1984年04期
3 丁进军;清末各省设立商会史料[J];历史档案;1996年02期
4 赵洪宝;清末商会兴商学活动述论[J];历史档案;1997年01期
5 王日根;明清时代会馆的演进[J];历史研究;1994年04期
6 窦贤君;农村经济组织现状及展望[J];农业信息探索;1995年02期
7 范金民;清代江南会馆公所的功能性质[J];清史研究;1999年02期
8 李永芳;;清末农会述论[J];清史研究;2006年01期
9 陈新元;;明清时期江苏的居间商[J];江苏商论;1991年05期
10 张明富;论明清商人商业观的二重性[J];史学集刊;1999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茂明;江南士绅与江南社会:1368—1911[D];苏州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莎;典当业与明清社会发展关系探析[D];郑州大学;2000年
2 袁晓霞;近代苏中地区商会研究[D];扬州大学;2005年
3 刘巧莉;明清时期牙人牙行的积极影响[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5702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570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