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章怀太子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31 13:34
本文关键词:唐章怀太子研究
【摘要】:章怀太子李贤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次子,在唐代历史上有一定的影响。过去学术界曾对章怀太子有所涉及,但研究工作相对较为薄弱,仍有许多重要问题没有弄清。从学术发展的角度来看,有必要利用传世文献、考古资料和科学方法,对章怀太子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并对他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本文审视了前人的研究成果,针对章怀太子研究的薄弱环节,重新搜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在此基础上,对与章怀太子有关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以往史学界对章怀太子研究的状况,包括所取得的主要成绩及存在的问题。此前对章怀太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出生及注《后汉书》等方面,既没有专论出现,研究工作也不全面,许多重要问题尚未弄清。因此,我们必须继续对章怀太子进行深入研究。 第二部分:研究章怀太子的早期经历。主要从章怀太子“出身之谜”和他少年时代的表现两个方面来论述。通过分析,认为章怀太子李贤的亲生母亲确实是武则天,而不是武则天的姐姐韩国夫人。章怀太子少年时代以聪敏好学著称,在武则天所生诸子中有比较突出的。 第三部分:论述章怀太子的政治才能。主要分析章怀太子入主东宫的条件、在东宫时的主要活动以及其主要政绩。章怀太子入主东宫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其中客观因素起了很大的作用。在当皇太子期间,章怀太子学习政务,著书立说,表现出一定的学术素养和政治才能。 第四部分:探讨章怀太子注《后汉书》的问题。注《后汉书》是章怀太子所从事的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章怀太子之所以注《后汉书》并不是为了隐射武氏外戚专权干政,,而与唐初史学的发展和他对《后汉书》的喜好有关。他在注《后汉书》采用了注音、释义、校勘、补遗等多种方法,使《后汉书》注呈现出资料性、实用性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后汉书》的价值。作为《后汉书》注的组织者及参与者,章怀太子唐代史学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第五部分:分析章怀太子被废的原因。以往学者认为章怀太子是很贤明的,他在风华正茂之时被废,完全是武则天权势欲膨胀的结果。事实上,章怀太子并非十分“贤明”,他在个人品行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从而为他太子之位被废黜埋下了伏笔。有关章怀太子非武则天所生的谣言加深了章怀太子与武则天之间的矛盾。虽然章怀太子“谋逆”的罪名不能成立,但他私藏甲胄、兵器的情况属实,
【关键词】:李贤 武则天 《后汉书》注 章怀太子墓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K242.1
【目录】:
- 第一章 章怀太子研究概论8-10
- 一、研究概况8-9
- 二、资料与研究方法9
- 三、研究意义9-10
- 第二章 关于章怀太子的早期经历10-14
- 一、章怀太子的出生之谜10-12
- 二、章怀太子少年时代的表现12-14
- 第三章 关于章怀太子的政治才能14-21
- 一、章怀太子入主东宫的条件14-17
- 二、章怀太子在东宫时的主要活动17-20
- 三、章怀太子的主要政绩20-21
- 第四章 关于章怀太子注《后汉书》的问题21-36
- 一、章怀太子注《后汉书》的背景21-25
- 二、章怀太子注《后汉书》的方法及特点25-34
- 三、章怀太子对史学的贡献34-36
- 第五章 关于章怀太子被废的原因36-43
- 一、章怀太子被废前的政治形势36-37
- 二、太子贤与武则天之间的矛盾冲突37-40
- 三、章怀太子“谋逆”事真相40-43
- 第六章 关于章怀太子之死43-50
- 一、章怀太子被废后的处境43-44
- 二、章怀太子是自杀还是“被杀”44-45
- 三、章怀太子的归宿之地45-50
- 结论50-52
- 参考文献52-56
- 附录56-58
- 致谢58-59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方玲;唐初文学馆与储位之争的关系论析[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岳纯之;唐代史馆略说[J];历史教学;2002年05期
3 刘方玲;武后地位的上升与宫廷文化学术活动的关系论析[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本文编号:5994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599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