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乾隆朝引见绿营武官分析

发布时间:2017-07-31 22:11

  本文关键词:雍正、乾隆朝引见绿营武官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绿营武官 雍正朝 乾隆朝 籍贯 出身 出兵


【摘要】:文章依据雍正、乾隆朝引见绿营武官的履历档案,分析了这一时期绿营武官的籍贯、民族等问题,并比较雍正、乾隆两朝的变化特点。揭示了旗人特别是满人的选官特权在乾隆朝更明显,任职比例大幅攀升,任职层级提高,且多在战略要地任职。陕甘籍官员以功绩、福建籍官员以水师技能也分享了选官特权。乾隆朝武官人事渐显因循化趋势,循资任职比例增多,避籍制度宽松、年龄增大。通过对出兵记录的分析,估算了这一时期出兵西北、西南和台湾的比例。
【作者单位】: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绿营武官 雍正朝 乾隆朝 籍贯 出身 出兵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代中下层官员的出身、迁转与国家权力控制”(09BZS01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249
【正文快照】: 清代凡铨叙任职各类文武官员,一般须经皇帝引见。引见官员履历档案由军机处收藏,现已影像出版为《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1(以下简称《全编》)。《全编》所录主要为文官,绿营武官为数较少,约有4800人(含与八旗武官、文官互转者,重复引见不计),其中雍正朝(1723—1735)、乾隆朝(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家元;;袁世凯编练新式陆军军费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9期

2 宋国华;;论清代的缉捕制度[J];当代法学;2012年03期

3 王晓卫;;清前期贵州绿营营制及布防[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李元鹏;;清前中期八旗、绿营军事训练[J];滨州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5 黄文保;;清前期“改土归流”地区的绿营变迁研究——以贵州大定镇为例[J];地方文化研究;2014年05期

6 杨军民;;“甘、凉兵为天下劲卒”:清代甘肃驻防绿营考论[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7 王月;;清代八旗补放绿营武官问题探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年06期

8 龚小峰;;清代两江总督群体结构考察——以任职背景和行政经历为视角[J];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02期

9 胡孝忠;;山东兖州兴隆塔碑刻录文及研究[J];济宁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李怀信;姜亚东;;试论北洋军阀时期的军事经济[J];军事经济研究;2008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勇进;清代地方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惠敏;清军难以攻克大小金川之原因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3 邹建达;清前期云南的督抚、道制与边疆治理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4 刘景纯;清代黄土高原地区城镇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5 高中华;肃顺与咸丰政局[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6 田玉洪;困厄中的抉择[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于风军;符号、景观与空间结构[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李霞;清前期督抚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9 房政;中国现代国家的型构1842~1953[D];复旦大学;2008年

10 周向阳;清代治理邪教犯罪研究(1644-1840年)[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苟海林;市场与区划:清代至民国江南市镇的区域建构与演变[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刚;清初江南战事中的弘光四镇降军[D];南京大学;2011年

3 蒙海亮;周隋总管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魏立永;林绍年与清末新政[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晓伟;热河驻防八旗生计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牛传彪;明代巡洋会哨制度刍探[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李永忠;甘肃绿营兵与清代西北边疆[D];云南大学;2011年

8 马文娟;清代总理回疆事务参赞大臣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9 胡志荣;清代福建海防战略地位演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10 牟春博;试论李续宾[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新良;;乾隆帝巡幸盘山、天津述论[J];历史档案;2007年04期

2 包文汉;;《乾隆朝官员处分研究》评介[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0年03期

3 徐志平;;“敬天”与“明理”——读乾隆的《南巡记》[J];观察与思考;2012年02期

4 点典;《乾隆朝惩办贪污档案选编》出版[J];清史研究;1995年02期

5 张宏杰;;乾隆提拔和坤的原因[J];科学大观园;2013年10期

6 傅东光;御笔《林下戏题卷》与乾隆晚年的“林下人”心境[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0年04期

7 吕小鲜;乾隆朝偷刨安图银两案[J];北京档案;2003年10期

8 鉴之;乾隆年间的不正之风[J];政府法制;2003年22期

9 李强;清乾隆年间制钱的流通与政府应对[J];学术探索;2004年05期

10 王日根,缪心毫;乾隆朝黄梅案中民意的体现及其意义[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恽丽梅;;“犹日孜孜”、“自强不息”宝与乾隆帝晚年精神世界探析[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七辑 )[C];2010年

2 方裕谨;;清乾隆年间皇家工程的赔修[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三辑)[C];2000年

3 王大庆;;清乾隆朝黄淮下游地区的祭河与祀神[A];第二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喻战勇;;异书“乾隆通宝”钱[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五辑)[C];2003年

5 王其亨;邬东t,

本文编号:6013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6013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5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