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朱纨海禁举措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4 07:22
本文关键词:明代朱纨海禁举措研究
【摘要】: 洪武年间实行的海禁政策,在各种因素的合力下,其严厉程度在嘉靖年间达到了顶峰。与前代不同的是,外有全球化贸易浪潮的冲击,内有江南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此时的海禁政策已经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而海商则在畸形发展中弱肉强食,趋于联合,形成各种海商集团。海商集团占据海岛,发展私人武装,频繁剽掠沿海地区,直接威胁国家的海防。对于海防问题,明廷并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犹豫不决中,国家的海禁和海防政策同时面临危机。嘉靖二十六年(1547),以浙江余姚谢迁家被毁为导火索,明政府最终下定决心派遣勇于任事的朱纨稳定东南社会,重整闽浙海防。在深入福建做第一手的调查后,朱纨认定“东南之事,莫大于浙闽海寇,凡浙之寇皆闽人也”。因此,朱纨在福建重点推行国家的海禁政策。整顿官员吏治、严行居民保甲、禁革乡官渡船、接待日本贡使等一系列举措的实施,强化了国家对地方的监控力,把沿海势豪大家与此时盗性占主要特征的海商集团分隔开来。与此同时,朱纨大力整顿国家海防体系,加强闽浙沿海防御设施,更新军事装备。在闽浙海防部署完备后,派卢镗率领福建海军北上进剿双屿港,拔掉了海商进攻浙江沿海的“巢穴”。当海商纷纷南下时,朱纨亦由浙江南下,福建诏安的走马溪之役,是剿灭海商的又一次重大胜利。朱纨的海禁举措及相关军事行动,直接保障和巩固了闽浙沿海地区的安定。但是,朱纨的海禁举措遭到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抵制,在其间以闽浙势豪为主体,连接朝中部分官员,再加上受朱纨严厉打击的海商,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反海禁势力。对于“唯利是视,走死地如骛”的商贾们来说,严厉的海禁并不能使他们放弃赖以生存的私人海上贸易之路,反而只能驱使他们进一步转变为盗性更强,破坏性更大的武装海商集团。朱纨之死,标志着明廷在解决海商问题上的政策再次出现反复,其结果是以国家用武力解决沿海防卫安全努力的失败而告终。对于朱纨的海禁举措,从全球贸易的角度看这无疑与时代潮流背道而驰,如果考虑到时间的特殊性和海防的严重性,朱纨的这种做法有着时代的必然性。 本文的写作目的即是对朱纨在浙闽沿海地区实施的海禁举措进行研究,分析其举措的得失,并以此为切入点,客观分析这一时期朱纨的海禁举措。论文的主体共分为四部分:一、明嘉靖初期的海禁;二、朱纨的海禁举措;三、反海禁势力的反弹与海禁的失败;四、对朱纨海禁举措的评价。其中朱纨的海禁举措和对朱纨海禁举措的评价是本文的重点。
【关键词】:海禁举措 海防 朱纨 海商集团
【学位授予单位】:宁波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248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4
- 1 明嘉靖初期的海禁14-25
- 1.1 嘉靖初期的国家海禁政策14-17
- 1.2 影响海禁政策实施的因素17-24
- 1.2.1 欧亚贸易的拓展和朝贡贸易的萎缩17-19
- 1.2.2 国家对贸易的严厉控制和海上走私贸易的蓬勃发展19-20
- 1.2.3 海防废弛和海商集团的武装化20-22
- 1.2.4 朝廷上下的严禁与弛禁之争22-24
- 1.3 小结24-25
- 2 朱纨的海禁举措25-50
- 2.1 朱纨履历26-28
- 2.2 朱纨对海禁形势的认知28-30
- 2.3 朱纨的海禁举措30-39
- 2.3.1 整顿官员吏治30-33
- 2.3.2 严行居民保甲33-34
- 2.3.3 禁革乡官渡船34-36
- 2.3.4 接待日本贡使36-39
- 2.4 朱纨对海商集团的军事打击39-48
- 2.4.1 加强闽浙海防40-43
- 2.4.2 浙江双屿之役43-46
- 2.4.3 福建走马溪之役46-48
- 2.5 小结48-50
- 3 反海禁势力的反弹与海禁的失败50-61
- 3.1 反海禁势力的反弹50-56
- 3.1.1 抵制海禁50-52
- 3.1.2 夷馆投书52-54
- 3.1.3 言官弹劾54-56
- 3.2 朱纨之死与海禁的失败56-60
- 3.3 小结60-61
- 4 总析与结论61-68
- 4.1 影响朱纨实施海禁举措的因素61-63
- 4.2 对朱纨实施海禁举措的评价63-66
- 4.3 历史的启示66-68
- 参考文献68-75
- 附录 A 朱纨在闽浙的活动表75-78
- 在学研究成果78-80
- 致谢8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肖如平;理想与现实的两难:论国民政府的地方自治与保甲制度[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12期
2 陈学文;朱纨抗倭卫国的历史功绩[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1983年06期
3 樊树志;“倭寇”新论──以“嘉靖大倭寇”为中心[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4 王冬青 ,潘如丹;明朝海禁政策与近代西方国家的第一次对华军事冲突[J];军事历史研究;2004年02期
5 唐玉萍;明朝嘉万时期对蒙政策探论[J];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06期
6 冯贤亮;城市重建及其防护体系的构成——十六世纪倭乱在江南的影响[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年01期
7 王日根;明代海防建设与倭寇、海贼的炽盛[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8 李金明;试论嘉靖倭患的起因及性质[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9 陈学文;明代的海禁与倭寇[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3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晓云;明代中国、日本、琉球关系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6182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618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