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北魏王朝的“宗室
本文关键词:试论北魏王朝的“宗室选”
【摘要】:拓跋始祖神元帝力微后裔是北魏王朝统治的根基,也是中古内徙胡人贵族化运动的先导。宗室的贵族特权性突出表现在仕进起家问题上,朝廷参照晋制为其安排凌驾庶姓勋贵的起家等级和威望显赫的职位,使之在仕途竞争中捷足先登。宗室选的成型对构建北方贵族阀阅序列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北魏优礼宗室政策的浓缩及皇权主义伸张的客观需要,却也加快了王朝衰亡的步伐。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
【关键词】: 北魏 宗室选 贵族化 皇权主义
【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行国体制研究”(编号14D031) 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科学前沿与交叉学科创新项目“北魏宗室阶层士族化进程研究”(编号2012QY046) 吉林大学“985工程”建设基金项目资助
【分类号】:K239.21
【正文快照】: 囊括拓跋始祖神元皇帝力微全体后裔的宗室阶层是北魏国家统治的基石和骨干,也是凌驾庶姓之上并优先享受各类资源的特权群体,对政权巩固和社会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洛阳时代(公元494—534年)的贵族化运动中独占鳌头,一举跻身北方顶级冠族之列。北魏宗室的特权性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军;;拓跋宗师考述[J];唐都学刊;2012年01期
2 宿白;;北魏洛阳城和北邙陵墓——鲜卑遗迹辑录之三[J];文物;1978年07期
3 刘军;;论北魏宗室阶层的法律特权[J];云南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军;北魏宗室阶层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洪强;;“姜维之母”的疏漏——兼谈毛宗岗对嘉靖本《三国演义》中“逻辑错误”的修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2 刘洪强;;“东吴弄珠客”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3 王明前;;三国两晋财政体系演变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4 陈道贵;从佛教影响看晋宋之际山水审美意识的嬗变——以庐山慧远及其周围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5 胡秋银;试论郭泰之不仕不隐[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6 王光照;隋大业世东都洛阳国家图书整理检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7 胡秋银;南朝士人隐逸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8 段伟;;救灾方式对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影响——因灾录囚及其对司法制度的破坏[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胡秋银;刘浩;;论永和人物——以刘`晕齕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王莉;;汉乐府挽歌歌辞考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秀姿;;游牧民族社会与营造——重读北魏拓跋鲜卑的平城与洛阳之空间地景转变[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2 姚宏杰;;北魏皇宗学与四门小学略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3 高慧斌;;试论南朝私学发展的原因[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4 姚宏杰;;金代“六学”考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尹钧科;;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A];北京历史文化研究——永定河历史文化研究[C];2007年
6 尹钧科;;永定河流域的古都城、古城堡文化[A];北京历史文化研究——永定河历史文化研究[C];2007年
7 佐川英治;;北魏洛阳城的中轴线及其空间设计试论[A];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付开镜;;毒药与魏晋南北朝政治斗争和矛盾处理的关系(摘要)[A];毒理学史研究文集(第七集)[C];2007年
9 王贞平;;唐高祖、太宗两朝外交思想初探——以“德”与“义”为中心[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10 赵振华;徐有钦;;隋左武卫将军周法尚墓志研究[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罗骧;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6 姜宁;《春秋》义疏学研究(南北朝—唐初)[D];南开大学;2010年
7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陶然;协议离婚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范艳清;《史记》与魏晋南北朝文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刘石磊;郭象《庄子注》“理”范畴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张世敏;魏晋南北朝山水文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宋海燕;薛道衡诗文笺注与考论[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冷淑敏;再论王绩的慕陶情结[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黄嘉敏;七月十五节俗与民间传承[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谢南山;秦汉时期舆制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景龙;陶渊明的政治情结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祝总斌;“八王之乱”爆发原因试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6期
2 高贤栋;;北朝宗族谱牒述论[J];北方论丛;2007年05期
3 谢宝富;北魏金陵、桑乾、北邙、乾脯山西葬区研究——兼以此求教于宿白先生[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4 张兴成;西晋的宗室仕进制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5 刘伟航,任大川;北魏反贪惩贪述评[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6 姚宏杰;;北魏中书学新探[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3期
7 曹道衡;略论南北朝学风的异同及其原因[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8 陈长琦;南朝时代的幼王出镇[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9 ;洛阳孟津邙山西晋北魏墓发掘报告[J];华夏考古;1993年01期
10 高敏;;魏晋南北朝赋役豁免的对象与条件[J];江汉论坛;1990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军;北魏宗室阶层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刘啸;魏晋南北朝九卿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192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619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