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纪中日关系史述论
本文关键词:16世纪中日关系史述论
【摘要】:明代是中日关系史上的重要时期。这时,中日关系的风云变幻,对中日两国的历史进程,乃至东亚和当时的世界格局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选取16世纪这一特定时期的中日关系史,再作深入探索。希望进一步揭示有明一代中日关系史的基本特征和影响中日关系发展的某些历史规律及经验教训。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论述朱元璋睦邻外交政策的制定和洪武年间的中日关系,分析明朝对日外交基本格调的形成。 第二部分论述16世纪的中日朝贡贸易,分析明朝国力的衰退和朝贡贸易自身的混乱等因素是中日朝贡贸易结束的原因。 第三部分论述16世纪的倭寇问题,,并分析倭寇泛滥的原因及其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第四部分论述万历年间的抗倭援朝战争,并探析战争的原因、影响和明政府在战争中暴露的问题。 第五部分论述16世纪的中日民间贸易,探索当时中日民间贸易兴起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及其对中日两国经济、文化发展的巨大影响。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K248
【目录】:
- 内容提要4-5
- Abstract5-6
- 前言6-10
- 一、明朝对日外交基本格调的形成10-14
- (一) 朱元璋睦邻外交政策的制定10-12
- (二) 洪武年间的中日关系12-14
- 二、16世纪的朝贡贸易14-25
- (一) 明代中日朝贡贸易的确立及其演进14-17
- (二) 16世纪混乱的中日朝贡贸易17-22
- (三) 朝贡贸易结束的原因22-25
- 三、16世纪的倭寇问题25-36
- (一) 16世纪的沿海抗倭斗争26-31
- 1、第一阶段的抗倭斗争27-28
- 2、第二阶段的抗倭斗争28-31
- (二) 16世纪倭寇泛滥的原因及其影响31-36
- 四、万历年间的抗倭援朝战争36-49
- (一) 万历年间的抗倭援朝战争概述36-39
- (二) 丰臣秀吉发动战争的原因探析39-44
- (三) 明朝政府在战争中暴露的问题44-47
- (四) 战争的影响47-49
- 1、战争对明朝的影响47-48
- 2、战争对日本的影响48-49
- 3、战争对东亚格局的影响49
- 五、16世纪的中日民间贸易49-60
- (一) 私商贸易的兴起49-54
- (二) 对16世纪中日民间贸易的几点认识54-60
- 1、民间贸易兴起和发展的原因54-56
- 2、民间贸易的影响56-60
- 结语60-62
- 主要参考书目62-64
- 附表64-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纯艳;;宋代朝贡贸易中的回赐问题[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吴真;;钟敬文在日本的文学活动与民俗研修[J];民族文学研究;2011年03期
3 萧春雷;;缺乏贸易支撑的海洋控制权终归要失落[J];珠江水运;2010年11期
4 臧运祜;;中日战争可以避免吗?——兼论“从九一八到七七”的连续性问题[J];抗日战争研究;2011年02期
5 凤凰;;遍及全球的明清茶叶贸易[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0年01期
6 李金明;;16世纪漳泉贸易港与日本的走私贸易[J];海交史研究;2006年02期
7 史桂芳;王宁宁;;一部卓尔不群的专门史著作——评《日本近现代对华关系史》[J];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1年07期
8 陈鹏飞;;宋代海外蕃商的法律地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9期
9 萧武;;从朝贡体系到主权国家体系——以准噶尔部为例[J];绿叶;2011年06期
10 张嘉树;;田久川老师,您笑了吗?[J];东北之窗;2011年Z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寅;;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武寅会长致日本日中关系学会宫本雄二会长的慰问电[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1年第1期(总第102期)[C];2011年
2 高晓燕;;纵谈面向未来的中日关系史研究[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徐启新;;我学会召开理事会暨学会成立25周年座谈会[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0年第1期(总第98期)[C];2010年
4 朴灿奎;;中国与东北亚各国关系史研究的历史与展望[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5 ;征稿简约[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1年第3期(总第104期)[C];2011年
6 张翔;;吴杰先生中日关系史与日本史研究述评[A];近代中国(第九辑)[C];1999年
7 杨东梁;;中日关系五十年——从甲午战争到抗日战争[A];江桥抗战及近代中日关系研究(下)[C];2004年
8 徐启新;;学会对外交流活动简况[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0年第4期(总第101期)[C];2010年
9 栾凡;;明代中朝朝贡刍议[A];明史研究(第10辑)[C];2007年
10 万明;;明初“贡市”新证——以《敬止录》引《皇明永乐志》佚文外国物品清单为中心[A];明史研究论丛(第七辑)[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少华;汪向荣的中日关系史研究[N];中华读书报;2001年
2 早报特约评论员 周庆安;后安倍中日关系需要确定性[N];东方早报;2007年
3 齐涛;朝贡外交与朝贡贸易[N];学习时报;2004年
4 周庆安;“互不构成威胁”:中日关系终有理性定位[N];东方早报;2008年
5 记者 张红邋杨子岩;本报举办论坛研讨中日关系[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6 记者高艳鸽;坚持科学客观研究日本[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7 樊勇明;“破冰”之后仍需奋力[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8 本报记者 孟蔚红;步平:历史大格局下的大国之路[N];成都日报;2010年
9 日本所 姚文礼;登高望远谋求共赢[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10 王鹏;《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一书的出版与再版[N];中国档案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时华;宋代香药业经济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邰哈斯其木格;改革开放后中日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3 田渝;16至19世纪中叶亚洲贸易网络下的中暹双轨贸易[D];暨南大学;2007年
4 骆昭东;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视角看明清对外贸易政策的成败[D];南开大学;2010年
5 孙文;《华夷变态》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6 芦敏;宋丽海上贸易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7 朱莉丽;1369-1599日本各阶层对华观初探[D];山东大学;2007年
8 冯正玉;17-19世纪朝鲜对清贸易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马建标;权威的缺失:民初外交事务的政治化(1915-1922)[D];复旦大学;2008年
10 张晓堂;清朝对外贸易法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毅;16世纪中日关系史述论[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姚春冉;康雍年间清鲜朝贡贸易中“揽头”及欠银问题探析[D];山东大学;2010年
3 陈慧;论高丽与宋的朝贡贸易[D];延边大学;2002年
4 戚畅;海禁与朝贡:明朝官方海外贸易研究(1368-1567)[D];暨南大学;2012年
5 何瑞军;明代与日本足利幕府朝贡贸易之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6 赵晓华;明嘉靖二年争贡之役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7 王晓颖;谢杰与《虔台倭纂》[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岩峰;小泉执政以来中日关系与日台关系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曹开菊;50年代至70年代初中日民间艺术交流初探[D];四川大学;2007年
10 姚刚苓;中日民间外交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194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619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