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爵制问题再探讨

发布时间:2017-08-11 20:20

  本文关键词:秦汉爵制问题再探讨


  更多相关文章: 秦汉 方式 权益 作用 影响


【摘要】:本文以传统文献为主,结合简牍资料,在专家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秦汉爵制及其相关问题作一粗浅探讨。 本文由四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介绍了秦汉爵制从春秋末到东汉末的发展概况; 第二部分概述了秦汉赐爵的方式,主要包括军功赐爵、事功赐爵、国家赐爵、以德赐爵、因亲封爵、尊贤继绝等六种方式; 第三部分以简牍资料为主,从政治、经济、法律三个方面分析了获爵者的权益: 第四部分研究了秦汉爵制对当时社会的作用与影响,主要有:一、有利于统治者夺取、巩固政权,促使国家迅速富强;二、推动了早期官僚体制的产生与发展;三、它最终不利于官僚体制的发展;四、加速了人们社会地位的变动;五、是国家控制土地和编户民的有效手段;六、纳粟授爵是重农抑商政策的反映;七、军功赐爵造成秦民尚武功、好功利、不重礼仪的社会风气。 本文认为秦汉爵制的价值在于它是实现人民利益与国家利益的一个契合点,因而基本上处于良性循环中。这一制度对后世乃至当今社会某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秦汉 方式 权益 作用 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K232
【目录】:
  • 独创性声明4-5
  • 内容提要5-6
  • Abstract6-7
  • 绪论7-11
  • 一、研究概况与不足7-11
  • 二、选题动因及论文构思11
  • 第一章 秦汉爵制发展概况11-17
  • 第二章 秦汉赐爵方式述略17-27
  • 一、军功赐爵18-20
  • 二、事功赐爵20-23
  • 三、国家赐爵23-25
  • 四、以德赐爵25
  • 五、因亲封爵25-26
  • 六、尊贤继绝26-27
  • 第三章 简牍中所见获爵者的权益27-44
  • 一、政治权益28-37
  • 二、经济权益37-40
  • 三、法律权益40-44
  • 第四章 秦汉爵制对社会的作用与影响44-58
  • 一、有利于统治者夺取、巩固政权,,促使国家迅速富强44-47
  • 二、推动了早期官僚制的产生与发展47-49
  • 三、它最终不利于官僚体制的发展49-51
  • 四、加速了人们社会地位的变动51-52
  • 五、是国家控制土地和编户民的有效手段52-55
  • 六、纳粟授爵是重农抑商政策的反映55-56
  • 七、军功赐爵造成尚武功、好功利、不重礼仪的社会风气56-58
  • 结论58-59
  • 参考文献59-63
  • 后记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祝中熹;战国秦汉新爵制的社会基础及历史作用[J];青海社会科学;1989年04期

2 高孔修;秦始皇的统一与改革计首授爵政策[J];四川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2期

3 胡大贵;商鞅制爵二十级献疑[J];史学集刊;1985年01期

4 文以明;;评朱绍侯先生《军功爵制研究》[J];史学史研究;1990年03期

5 高敏;论两汉赐爵制度的历史演变[J];文史哲;1978年01期

6 陈直;秦汉爵制亭长上计吏三通考[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03期

7 朱绍侯;;试论名田制与军功爵制的关系[J];许昌学院学报;1985年01期

8 杨际平;再论汉无民爵、吏爵之分——答朱绍侯同志[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4期

9 杨一民;;战国秦汉时期爵制和编户民称谓的演变[J];学术月刊;1982年09期

10 李永田;;试论汉初赐爵制度的历史进步作用[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79年04期



本文编号:6580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6580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7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