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徐州地方官吏统计与考察

发布时间:2017-08-12 05:06

  本文关键词:两汉徐州地方官吏统计与考察


  更多相关文章: 两汉 徐州 官吏


【摘要】: 我国古代的官吏制度是国家行政管理的基本形式之一,在古代社会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作为中央委派至地方任职的官吏,对地方管理负有主要责任。 徐州,作为先秦时期按自然条件划分的“九州”之一,被限定在东海、泰山、淮河之间,位于富庶的关东齐鲁之地,区域特征较为明显。而汉武帝后期设置十三州刺史部以后,徐州作为其中之一,逐渐由统一的监察区发展至东汉的行政区,战略位置一直非常重要。另外,其面积、人口、吏员设置等都在州刺史部中处于中等水平,可以说,其情况非常具有代表性、参照性,对其地方官吏进行研究很有必要。 首先,考察地方官吏,就要认识地方行政区划。汉承秦制,在地方上实行郡国并行的郡县制,后来州逐步发展为郡县上又一级行政区划,地方上分州、郡、县三级管理。 其次,中央规定了地方官吏设置的一般情况,州、郡、县三级官吏的设置和职权各有不同。 最后,依据史料,具体对徐州的州、郡、县三级官吏,做出初步的统计,然后针对其籍贯、来源和去向、治迹以及对其奖惩,进行评价,进而总结出对两汉地方行政体制的一些认识。 总之,两汉徐州地方官吏,在对地方的有效治理上起到很大的作用。对其统计和考察,,对认识当时的社会有一定的价值,还能对现今该地区的经济、文教等的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两汉 徐州 官吏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K23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前言7-12
  • (一) 选题意义7-8
  • (二) 研究现状8-10
  • (三) 结构和研究方法10
  • (四) 创新点和不足10-12
  • 一、两汉徐州州级官吏统计与考察12-25
  • (一) 州级政区及其官吏设置12-17
  • (二) 两汉徐州州级官吏统计17-21
  • (三) 两汉徐州州级官吏考察21-25
  • 二、两汉徐州郡级官吏统计与分析25-47
  • (一) 郡级政区及官吏设置25-27
  • (二) 两汉徐州各郡官吏统计27-44
  • (三) 两汉徐州郡级官吏考察44-47
  • 三、两汉徐州县级官吏统计与分析47-63
  • (一) 县级政区及官吏设置47-50
  • (二) 两汉徐州各县官吏统计50-60
  • (三) 两汉徐州县级官吏考察60-63
  • 四、徐州官吏治理地方特色63-69
  • (一) 风俗特征及官吏出身特点63-64
  • (二) 地方官吏的行政特点64-69
  • 结语69-70
  • 参考文献70-74
  • 后记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进才;;《孝经》在两汉的传播[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郭玉生;;两汉文学批评的文体特征[J];南都学坛;2008年04期

3 温亚丽;;两汉经学发展探微[J];人民论坛;2011年08期

4 李修松;两汉时期淮河流域之漆器、纺织、陶瓷及铜器冶铸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5 郑家治;先秦两汉诗歌体式嬗变考论[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6 赵沛;分财异居:两汉豪族之家社会生活的基本形态[J];南都学坛;2003年04期

7 赵海菱;杜甫与两汉审美风尚[J];杜甫研究学刊;2005年03期

8 杨更兴;;两汉巴蜀经学略论[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 张剑光,邹国慰;略论两汉疫情的特点和救灾措施[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10 陈长琦,赵恒慧;两汉县级管辖下的司法制度[J];史学月刊;200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浩熙;;试论“两汉文化看徐州”[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七辑)——中国古都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暨中华古都徐州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小尾孝夫;;南朝前期的南徐州无实土侨郡县和中央军(论文摘要)[A];“江淮地域与六朝历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郝利荣;;徐州汉代画像石艺术风格刍论[A];中国汉画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4 唐小惠;唐世钦;;徐州汉代画像石综述[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姜铎;;评介《徐州煤矿史》[A];近代中国(第四辑)[C];1994年

6 ;徐州澳华肉食品加工有限公司[A];中国羊业进展——首届中国羊业发展大会会刊[C];2004年

7 孙继鼎;;徐州状元李蟠和状元府[A];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学术年会暨第二届民族建筑(文物)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会议文件[C];2008年

8 张海波;;论徐州的解放和崛起[A];淮海战役新论——纪念淮海战役暨徐州解放5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8年

9 陆刚;;徐州解放五十年来党和国家三代领导集体对徐州的关怀[A];淮海战役新论——纪念淮海战役暨徐州解放5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8年

10 谢端尧;谢静;;淮海战役决战精神与徐州五十年巨变[A];淮海战役新论——纪念淮海战役暨徐州解放5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娄银生 通讯员 谭晓兵;高科技审判法庭在徐州建成[N];人民法院报;2004年

2 记者 刘峰;20家房产商神农山论剑[N];徐州日报;2005年

3 慈延年;徐州中院纪检监察工作又获殊荣[N];江苏法制报;2006年

4 本报驻无锡记者  江锡民;徐州农民“列队进城”成主流[N];新华日报;2006年

5 记者  李晓航 实习生 赵深艳 苗辉;求助学子见面会爱心涌动[N];徐州日报;2006年

6 赵卫东;徐州“质监”下乡打假护农[N];徐州日报;2007年

7 ;一年之际在于春 徐州商圈迎来发展的春天[N];经理日报;2008年

8 记者 王正喜;观两汉文化 看徐州振兴[N];徐州日报;2010年

9 记者 王正喜;徐州中小企业长成行业“小巨人”[N];徐州日报;2011年

10 王宏伟;多样化非遗期待多样化保护[N];新华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成纪;汉代美学中的身体问题[D];武汉大学;2005年

2 顾丽华;两汉妇女生活情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唐景珏;两汉远游文学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4 史冬青;先秦至魏晋时期方所介词的历时考察[D];山东大学;2008年

5 赵雷;士族与魏晋南朝文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6 梁栋;空车动态优化配置的模型和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7 李俊;释道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周琴;不同品质类型小麦籽粒淀粉和蛋白质形成的生理机理与调控途径[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9 丁正山;城市旅游流的空间结构与集散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卢f ;两汉“人虎母题”图像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乐辉;两汉徐州地方官吏统计与考察[D];郑州大学;2007年

2 李卫军;两汉《左传》学发微[D];河南大学;2005年

3 胡永杰;两汉魏晋文学中的文章观念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4 程兵;两汉骚体赋研究[D];安徽大学;2005年

5 范喜茹;两汉家庭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6 谢斌;两汉图书事业简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潘保宇;两汉豫州官吏统计与分析[D];郑州大学;2007年

8 喻梅;徐州市水产养殖现状、养殖模式调查及对策[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9 肖爱玲;徐州城市历史地理浅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10 彭越;谶纬与两汉政治[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598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6598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8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