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前期两浙路的赋役制度及其实施
发布时间:2017-08-12 14:32
本文关键词:南宋前期两浙路的赋役制度及其实施
【摘要】: 南宋前期处于北宋与南宋的过渡时期。由于南宋政府建于兵火之中,国土沦丧大半,税收锐减,南宋政府为了解决财政困难,通过各种赋役方面的措施来敛聚财富,以求维持政府的各项开支。中央政府的行政命令下达到地方政府,再通过地方政府贯彻到基层。两浙路的基层民众在本文主要被定义为全体乡户,赋税与役法是宋朝这些基层乡户的基本义务。因此南宋中央政府的敛财措施,必然加重两浙路基层社会民众的生活压力。也就是在这个意义上,对南宋前期两浙路基层民众的赋役压力的探讨成为了解这些民众生活状况的关键。南宋政府为敛财而实施的赋役制度并不利于两浙路基层民户的生活与生产,通过对身丁钱米征收制度及职役制度的探讨可以看出,这些赋役制度影响了两浙路基层正常的农业生产,使大量民户逃亡、使应役人户破家荡产。从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的角度来分析,,南宋前期中央政府的各项敛财措施都是在土地产权不断私有化的背景下,对两浙路民户的产权收益权进行分割的结果,两浙路民户因此而处于利益受损的地位。南宋前期国家在经济生活中处于主导地位,由中央政府制定并贯彻的经济制度并不利于两浙路经济的增长。
【关键词】:南宋 两浙路 赋役制度 基层 产权收益权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K245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6
- 绪论6-8
- 第一章 宋代赋役制度及两浙路的基本情况8-12
- 第一节 宋代土地制度8-9
- 第二节 宋代赋役制度9-10
- 第三节 宋代两浙路的基本情况10-12
- 第二章 南宋前期的社会状况12-20
- 第一节 南宋前期的人口状况12-14
- 第二节 南宋政府的收入14-20
- 第三章 丁口赋、役法对基层社会的影响20-31
- 第一节 丁口赋对基层社会的影响20-25
- 第二节 役法对基层社会的影响25-31
- 结论31-32
- 主要参考文献32-36
- 后记36-37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立忠;南宋农民负担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620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662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