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内蒙古土地契约秩序的建立——以“归化城土默特”为例

发布时间:2017-08-18 15:28

  本文关键词:清代内蒙古土地契约秩序的建立——以“归化城土默特”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蒙古 民人 户口地 土地契约 归化城土默特


【摘要】:明中叶至清初,土默特蒙古以游牧为生,土地是有力者多占,无力者少占,其时并无书写契约的传统。乾隆八年,清廷划拨户口地,此后土默特蒙古可以相对自由地支配自己的土地。在朝廷西征朔漠和放垦土地的背景下,民人数量不断增加,旅蒙贸易显著发展,这使土地投资具有了可观的利润回报。民人和蒙古的土地权属意识逐渐增强,开始利用契约确定地权关系。官府对民人租种蒙古土地持默许态度,将契约作为断案的依据,使其具有了法律效力。在蒙汉文化的接触之中,土默特蒙古受到民人地权观念的影响,学会了利用契约维护自身权益。经由长达数百年的历史进程,土默特蒙古的生计方式从游牧为生转为吃租当差,整个归化城土默特地区也从广袤无垠的大草原变成沃野千里的米粮川。
【作者单位】: 内蒙古大学蒙古历史学系;
【关键词】蒙古 民人 户口地 土地契约 归化城土默特
【基金】: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蒙汉关系视域下的归化城土默特村落社会研究”(13CZS053) 2013年度内蒙古高校科研项目“清代归化城土默特地区村落形成与发展问题研究”(NJSY13024) 香港教育资助委员会卓越学科领域计划第五轮“中国社会的历史人类学研究”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249
【正文快照】: 内蒙古地区存在着不少土地契约文书,这些土地契约文书是在内蒙古由游牧社会向农耕社会转变的历史进程中产生的。清代以来,内地民人通过官垦或私垦的途径来口外种地谋生。其中私自出口的民人为了获得长期耕种土地的权力,采用了与蒙古1订立契约的方式,这使一套源自汉地的土地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况浩林;评说清代内蒙古地区垦殖的得失[J];民族研究;1985年01期

2 黄时鉴;清代包头地区土地问题上的租与典——包头契约的研究之一[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01期

3 牛敬忠;;清代归化城土默特地区的土地问题——以西老将营村为例[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牛敬忠;;清代归化城土默特地区的社会状况——以西老将营村地契为中心的考察[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9年05期

5 田宓;;清代归化城土默特地区的土地开发与村落形成[J];民族研究;2012年06期

6 曹树基;;传统中国乡村地权变动的一般理论[J];学术月刊;2012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程丽;清朝至民国时期归化城土默特土地契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亚明;杜万松;;中国民事诉讼依“法”裁判辨正——从档案统计的视角[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2 王亚明;;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法文化探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3 李相森;;包公断案中的个性因素探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4 任志强;;明清时期坟茔的纷争[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5 郑小娟;周宇;;“蓄水”、“反哺”和“信息终端”——略论徽典对明清徽商集团发展壮大的三个基本功能[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王裕明;;明清分家阄书所见徽州典商述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7 赵峗;纳税单位“真实”的一面——以徽州府土地数据考释为中心[J];安徽史学;2003年05期

8 郑小春;;清代陋规及其对基层司法和地方民情的影响——从徽州讼费帐单谈起[J];安徽史学;2009年02期

9 姚e,

本文编号:6953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6953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1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