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土地交易研究
本文关键词:宋朝土地交易研究
【摘要】: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最基本生产资料。人类社会发展史无不与土地紧密相连。土地问题从古到今一直讨论的问题,历代的统治者在土地问题上采取的措施都比较谨慎。在唐朝中叶以前国家一直采取抑制土地兼并,随着均田制的解体,国家对土地的空置力逐渐减弱,土地交易逐渐盛行。到宋朝,国家实行“不立田制”、“不抑兼并”的土地制度,致使土地兼并加剧,地权流转速度加快,土地集中成都越来越高。在中国古代社会,国家的收入决大部分来源于赋税、地租等,但宋朝大量的土地不在国家的掌握之中,赋税、地租等上交与否的主动权在于掌握了大量土地的地主手中,致使国家的财政收入受到很大的影响。针对国家对土地交易进行了一系列的干预措施,也起到了一定的抑制土地兼并的作用。宋朝的土地制度直接导致了土地交易的速度加快,土地交易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不光是对于把握整个宋朝的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是有帮助的,对宋朝以后的中国古代社会的研究也是大有裨益的,同时对于当今出来土地问题也有借鉴意义。 全文包括绪论、正文结论三个部分。 在绪论中,作者对选题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目标、研究方法进行了概述。 正文分三部分论述了如下几个问题:第一、宋朝的土地制度,在这一部分中,先总结了宋朝之前的土地制度,主要是先秦的公田制与汉至唐的授田制;紧接着阐述了宋朝的土地制度,从宋朝土地管理机构、土地制度的内容、土地制度的特点等方面来进行阐述:分析了土地交易的程序,在这一点里面,探讨了土地交易的程序以及争端的解决;探讨了政府对土地交易的干预;总结了宋朝土地制度的特点;最后对这一大点的内容进行了小结。第二、宋朝的土地价格,在这一点中,首先根据土地交易契约,归纳了宋朝的土地价格的基本情况;其次对宋朝土地价格情况用图形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对宋朝土地价格进行分析;最后对这一大点的内容进行了小结。第三、宋朝土地交易的后果分析,从土地交易是造成宋朝土地高度集中的根本原因与土地交易造成地权频繁转移两个方面来阐述宋朝土地交易产生的后果。 在结论中,对本论文进行了简略的总结。
【关键词】:宋朝 土地 交易 兼并 地权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K24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一、绪论7-15
- (一) 选题缘起7-8
- (二) 研究现状与本文目标8-14
- (三) 研究方法14-15
- 二、宋朝土地制度15-39
- (一) 宋朝之前的土地制度15-19
- (二) 宋朝的土地制度19-23
- (三) 宋朝土地交易程序及其争端解决机制23-29
- (四) 政府干预29-37
- (六) 本章小结37-39
- 三、宋朝土地价格39-53
- (一) 宋朝的土地价格39-48
- (二) 宋朝土地价格分析48-52
- (三) 本章小结52-53
- 四、宋朝土地交易的后果分析53-58
- (一) 土地集中问题53-56
- (二) 地权的频繁转移56-58
- 五、结论58-59
- 参考文献59-65
- 后记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祝莹;;探源宋朝武举制度的历史发展[J];兰台世界;2011年19期
2 刘芳心;;宋朝京都饮食业经营特色浅论——以酒楼、茶坊为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刘兴亮;;宋朝就有了“婚前财产公证”[J];旅游时代;2011年03期
4 刘诚龙;;说说两宋轻武养兵那点儿事[J];杂文月刊(原创版);2011年08期
5 马慧丹;;宋代商税务的设置与管理[J];沧桑;2011年04期
6 芦敏;;宋丽官方附带贸易考察[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王瑞来;;配享功臣:盖棺未必论定——略说宋朝官方的历史人物评价操作[J];史学集刊;2011年05期
8 刘兰平;;迟来了一年的板子[J];文史月刊;2011年08期
9 裴一璞;;拼死拒登皇位的宋朝三帝[J];文史天地;2011年04期
10 傅婉霏;;幸福海洋[J];青春岁月;2011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布兰德;桑德斯;慈鸿飞;;超越马尔萨斯和李嘉图:20世纪前期中国农村的经济增长、土地集中和收入分配[A];近代中国(第九辑)[C];1999年
2 张慧;;关于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若干思考[A];节约集约用地 促进可持续发展[C];2005年
3 韦伟;周耀东;;转型时期我国农业土地集中制度的形成机理[A];理论·改革·发展[C];1998年
4 谭剑;刘朝晖;;韩、日、法农业土地政策分析与借鉴[A];树立科学发展观提高土地资源的保障能力研究[C];2004年
5 王芳恒;;“南笼起义”中的巫术问题[A];布依学研究(之三)——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二届年会暨第三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1年
6 田传浩;贾生华;;农地市场发育、耕地配置与反贫困——基于苏浙鲁村庄的经验[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陈德荫;;论农业用地制度与规模经营的关系[A];中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研究——中国土地学会199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8 郎亚蕊;;浅谈律师在土地储备运行机制中的作用[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黄晓平;李建平;黄中茂;;创新财政投入机制,推进农村土地流转[A];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与探索:全国财政支农优秀论文选(2008)[C];2009年
10 史建民;;家庭承包制的运行机制、局限性及其自我克服[A];中国土地学会第二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选编[C];198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怀宇 黄基尧;年内推动2万亩土地集中流转[N];东莞日报;2009年
2 记者闫友明 通讯员覃燕瑜;68亩土地集中使用[N];柳州日报;2009年
3 记者 孔凡超;星子县15块政府收储土地集中拍卖[N];九江日报;2009年
4 王文辉;前郭两万亩土地集中流转[N];吉林农村报;2011年
5 黄观平 实习生 陈琼芳;30多万平方米土地集中出让[N];东莞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罗杰 张莹 刘流 赵汝碧;傣乡农民的“草根创造”[N];云南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赵铭 田晓东;宋朝弟:clever驿动完美教育风暴[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8 记者 王文辉;前郭县2万亩土地集中流转[N];吉林日报;2011年
9 记者 李娟;为土地集中买份“保险”成都率先尝试“行为担保”[N];成都日报;2009年
10 记者 黄基尧 钟祺;全市土地集中流转方案上半年出台[N];东莞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冒志祥;论宋朝外交文书[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吕英亭;宋朝涉外法律初探[D];山东大学;2006年
3 王化雨;宋朝君主的信息渠道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4 郝祥满;Y]然与宋初的中日佛法交流[D];浙江大学;2006年
5 杨浣;辽夏关系史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6 贾文龙;宋朝州级属官司法职能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7 田峰;我国土地收购储备中的物权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9 杜芝明;宋朝边疆地理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邹贺;宋朝经筵制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尼安木;宋朝土地交易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2 李富森;略论占城与宋朝的关系[D];郑州大学;2005年
3 杨华;论宋朝家训[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兴刚;宋朝劝农文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秋华;宋朝流民问题及其社会调控[D];南昌大学;2005年
6 郭宏荣;宋朝市民阶层妇女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7 林金香;唐宋买卖契约探析[D];山东大学;2008年
8 张弛;论宋与高丽间的商贸往来[D];延边大学;2008年
9 段惠青;宋朝贫困救济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10 隋阳;宋朝家庭身份权利状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7625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762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