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市镇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31 02:39

  本文关键词:宋代市镇管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宋代 市镇 管理


【摘要】:在中国古代社会,乡间小商品市场源远流长。“市”的起源很早,在古老的《周易》里就有“日中为市”的明确记载。“草市”一词,最早见于南北朝文献,历经隋唐五代呈现不断发展之势。“镇”自三国时期出现,至南北朝时期开始大量设置。最初的镇是军事据点,用以防寇御贼,保家卫国。进入隋唐五代,伴随着商品经济洪流的涌入,镇的军事性质逐渐蜕化,经济色彩越来越浓重。入宋以后,在商品经济的冲力下,镇演变为农村交易市场,市和镇已无性质的差别,由此,出现了“市”、“镇”并称之说。彼时,宋政府逐步对一些政策和制度进行调整,其中手工业政策、商业政策、赋税制度、役法制度对市镇影响较大,促进了市镇的进一步发展。在此基础上,宋政府通过在市镇设置管理机构、派遣官吏等方式,逐步完善了市镇的行政管理体系,以收税和治安为主要内容的管理系统俨然形成。商业是市镇经济的主体,也是市镇发展的显著特征。宋朝辖境的华北地区、关中地区、四川地区、荆湖地区、东南地区和华南地区,市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商业的发展带来了商税的高涨,市镇商税比重的增加,是政府收税管理网不断扩大的结果,也反映了市场管理的日益完善。人口是市镇存在与发展的前提,宋代市镇居民规模不断扩大,呈现绝对增长的趋势,政府以百户为最低标准对镇进行建制。市镇里,居住着形形色色的人,有豪商富工、官吏贵族、田主富农,也有小商小贩、无业游民等,复杂的社会人群,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政府加强市镇居民的管理日显重要。宋政府对市镇居民的管理主要表现在划分坊郭户、治安、救济、教育等方面。综上所述,宋代政府对市镇的管理,以市场和居民管理为主,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政府将市镇纳入国家管理体系的前奏已缓缓开启。
【关键词】:宋代 市镇 管理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24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7
  •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8-9
  • (二) 学术研究的历史与现状9-15
  • 1 、综合性研究10-11
  • 2 、专题研究11-13
  • 3 、区域研究13-14
  • 4 、个案研究14-15
  • (三) 论文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15
  • (四) 研究方法15-17
  • 一、市镇历史回溯17-24
  • (一) 宋代以前市的发展演变17-19
  • (二) 宋代以前镇的发展演变19-21
  • (三) 宋代市镇的兴盛21-24
  • 二、宋代市镇发展条件24-30
  • (一) 自由开放的手工业政策24-26
  • (二) 容商宽商的商业政策26-27
  • (三) 征收货币的赋税制度27-28
  • (四) 户等高低的役法制度28-30
  • 三、宋代市镇行政管理体系30-38
  • (一) 市镇机构30-31
  • (二) 市镇官吏31-38
  • 四、宋代市镇的市场管理38-51
  • (一) 商业的繁荣38-44
  • (二) 商税的高涨44-47
  • (三) 市场管理47-51
  • 五、宋代市镇的居民管理51-63
  • (一) 居民规模扩大51-55
  • (二) 居民结构复杂55-58
  • (三) 划分坊郭户58-60
  • (四) 居民治安管理60-61
  • (五) 居民社会管理61-63
  • 结语63-64
  • 参考文献64-72
  • 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72-73
  • 致谢73-7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云汉;宋代“镇”的废与置[J];安徽史学;1996年04期

2 徐红;商品经济对宋代镇市管理的影响[J];船山学刊;2003年03期

3 吴水金,陈伟明;北宋岭南商税征收述略[J];广东史志;2001年04期

4 马玉臣;;宋代镇市、草市户口及其有关问题[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何和义;邵德琴;;南宋时期两浙路市镇经济的发展[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6 杨果;宋代的鄂州南草市──江汉平原市镇的个案分析[J];江汉论坛;1999年12期

7 曾育荣;张其凡;;关于宋代人口政策的若干问题[J];江汉论坛;2008年02期

8 郭正忠;宋代城镇的经济结构[J];江淮论坛;1986年04期

9 萧放;宋至清前期景德镇的形成和发展概述[J];江西社会科学;1987年03期

10 吴晓亮;;对宋代“拦头”与市镇管理关系的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永兵;宋代买扑制度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630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7630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8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