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代社会对家庭的救助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3 01:05
本文关键词:论唐代社会对家庭的救助研究
【摘要】: 在以农立国的中国古代社会,农业经济是农业社会国家经济的主体,而农民家庭是传统农业社会中最基层、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农民家庭又是最基层的生产组织,是国家赋役、兵役的主要承担者,因此,社会对农民家庭的救助,保持其不破产,是稳定社会和发展生产的根本性工作。 唐代289年间同样经历了大量的自然灾害、战争、疫病和不稳定的周边环境,但是却创造了高度发达的繁荣盛世,唐代完善的社会救助体制无疑发挥了重大作用。唐代社会通过对农民家庭的救助,所建立的国家与农民之间的良性互动促进了农民家庭的正常运转,稳定了社会统治,为繁荣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本文以唐代国家与农民家庭的关系为基点,阐述了唐代社会对农民家庭的救助的具体情况。 农民家庭是农业社会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最基层的生产组织,对农民家庭的救助是稳定社会的根本性工作。通过对唐代社会实施救助的背景了解到唐代实施对家庭的救助有着深刻的原因。自然灾害、战争、疫病甚至边患都能够对农民家庭带来极大冲击,造成农民家庭的破产,引发社会的动荡,威胁国家的安全。因此,唐代政府采取了广泛而有力的措施对农民家庭进行保障。通过设置完备的仓储制度保障农民家庭维持正常的生活和生产活动,避免了家庭的破产。国家积极采取赈灾和减灾措施保证了农民家庭的可持续发展,并通过制定相关的律令和监察机制来保证救助措施的实施。其中,对唐代通过加强货币的流通、控制、发行以及对恶钱的打击进行了论述,突出了货币政策在社会对家庭救助中的积极作用。通过唐代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对农民家庭的救助,保证了农民家庭的正常运行,为国家提供了稳定的赋役和兵役,保障了唐代各项事业的正常发展。 鉴于唐代农民家庭是唐代国家生活赖以发展的基础,所以对濒临解体的农民家庭的救助,维护简单再生产的良性循环,是保证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重要保障。通过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唐朝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社会景象,更是将盛世王朝的国际影响力传播到世界,奠定了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其社会对家庭的救助在唐朝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无疑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和借鉴。
【关键词】:唐代 农民家庭 社会救助 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24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2
- 一、唐代社会对家庭救助的背景12-13
- 二、唐代社会对家庭救助的具体原因分析13-19
- 1、自然灾害14-17
- 2、疫病17-18
- 3、战争18-19
- 三、唐代社会对家庭救助的措施19-33
- 1、国家制定和实施合理的土地和税收政策19-20
- 2、建立了相对完备的仓储制度20-24
- 3、赈灾和减灾制度24-29
- 4、推行合理的钱币政策29-30
- 5、以法律的形式保障农民的利益30-33
- 四、唐代社会对家庭救助的不足之处33-34
- 1、政府救助的被动性和以政府为主体救助的不全面性33
- 2、地方政府没有处理灾害的主动权33-34
- 五、唐代社会对家庭救助的意义34-35
- 1、稳定社会秩序,保障了国家安全34
- 2、重视民本思想,促进国家发展34-35
- 结语35-36
- 参考文献36-38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38-39
- 致谢3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胡柏翠,周良才;论唐宋时期的社会救助及其历史影响[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吴孔明;浅议唐代的自然灾害——读《资治通鉴》札记[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幺振华;;唐代灭蝗思想与对策[J];东南文化;2005年06期
4 毛阳光;遣使与唐代地方救灾[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5 王君南;基于救助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国古代社会保障体系研究论纲[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6 冯金忠;唐代病坊刍议[J];西域研究;2004年03期
,本文编号:7819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781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