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南京守备体制人员任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3 01:37

  本文关键词:明代南京守备体制人员任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两京制 南京守备体制 守备厅会议 守备 守备太监 参赞机务


【摘要】:在留都南京保留一套相对完整的中央政权机构,并且以守备武臣、太监、参赞文臣组成的守备体制加以统领,是明代政治的一大特色,也与明朝大区域控制体制相一致。其人员任职情况,非常明显地反映了明朝统治的两大特征,一是"家天下",二是大区域控制体制内的权力制衡。在南京守备体制中,守备人选集中在功臣世家,尤其集中在开国功臣第一国戚魏国公家,反映了明朝皇权对功臣的倚重及其"家天下"特点。但功臣充任守备时的职权却是任期制的,与其世袭功臣身份相对分离,同时受到守备太监和参赞文臣的制约。明朝太监在文化教育上受过朝廷体制化训练,且经历过阉割奴化,可以很好地充当皇权耳目。参赞文臣出身科举,其权力受到儒家伦理和官僚制的双重引导和规约。总之,南京守备体制内部权力制衡体现在人员任用上就是以任期制制约世袭制和终身制,并且利用文臣、武臣、内臣(宦官)三者不同的政治位格形成复杂的交叉制约。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世界文明史研究中心;
【关键词】两京制 南京守备体制 守备厅会议 守备 守备太监 参赞机务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西文明历史经验中的公共社会价值观研究”,项目编号:11QN053
【分类号】:K248
【正文快照】: 两京制是明朝统治的重要特色。不同于历史上的两京制,明朝的南京作为留都保留了一套相对简化但仍然完备的中央政权机构,对巩固北京的统治中心职能,强化明朝在南方地区的统治,起过重要作用。而守备体制则是南京留都体制的中枢。早在1948年,郑天挺就发表过《明清的“两京”》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祁海宁;龚巨平;;南京“王景弘地券”的发现与初步认识[J];东南文化;2014年01期

2 刘中平;明代两京制度下的南京[J];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忠;明代南京守备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克晟;明初江南地主的衰落与北方地主的兴起[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2 张绍锋;;明代翰林院设置沿革考[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李子君;;科举与音韵──明代音韵学繁荣的原因[J];长春大学学报;2008年11期

4 李志琴;;简析“三言”“二拍”中的“弃儒就贾”现象[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5 方侠;;朱家大院——一段消失了的历史[J];档案;2010年06期

6 赵彦昌;;论清入关前的文书档案工作[J];东北史地;2007年06期

7 赵克生;;明代宫廷礼仪与财政[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8 姜守诚;;张三丰宝鸡行迹考[J];东方论坛;2008年02期

9 王浩远;;郭子兴及其后裔与滁阳王庙祭祀[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刘利平;;赋役折银与明代中后期太仆寺的财政收入[J];故宫博物院院刊;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宝音德力根;;满官嗔-土默特部的变迁[A];蒙古史研究(第五辑)[C];1997年

2 宝音德力根;;15世纪中叶前的北元可汗世系及政局[A];蒙古史研究(第六辑)[C];2000年

3 毕奥南;;也先干涉明朝帝位考述[A];蒙古史研究(第八辑)[C];2005年

4 章宏伟;;明代工部尚书雷礼生平考略[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六辑 下)[C];2007年

5 洪国强;;论于谦与景帝君臣关系的变动及其对土木之变后京营领导体制重建的影响[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二辑)——明代国家与社会研究专辑[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军;顾宪成与晚明东林运动——传统士大夫政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陈建新;李渔造物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陈清慧;明代藩府刻书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汪小虎;明代颁历制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5 李佳;论明代的君臣冲突[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范传南;明代九边京运年例银及其经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胡克诚;明代江南逋赋治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伟;明前期士大夫主体意识研究(1368-1457)[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吴建华;明代官冗与官缺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10 王剑;明代密疏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辉;《明史·职官志一》笺证[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轶欧;八旗满洲官宦世家探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许作海;魏焕《皇明九边考》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4 曹鸿杰;杨一清《关中奏议》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5 朱晓艳;明代两京制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许洪超;《谷山笔麈》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高希;明代北京亲军卫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美丽;明代华县大地震震害及救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董旭;宣化古城与历史建筑[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新成;明代辽东与山东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磊;;明代宦官杨庆墓的考古发掘与初步认识[J];东南文化;2010年02期

2 陈连洛;;从大同北魏永固陵制看古代的长度单位——里[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周裕兴;明代宦官与南京[J];江苏社会科学;1995年03期

4 王波;明朝江防制度探讨[J];江海学刊;1996年03期

5 王志高;陈大海;杨爱国;杨三军;董补顺;岳涌;王泉;雷雨;周维林;;南京市祖堂山明代洪保墓[J];考古;2012年05期

6 张英聘;;明代南京行政功能初探[J];明史研究;2001年00期

7 胡正宁;;洪武永乐时期京师(南京)的卫军[J];明史研究;2003年00期

8 刘东瑞;卢保康;;郑和铜钟小考[J];文物;1985年01期

9 杨生民;中国里的长度演变考[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年01期

10 晏子友;明代太监王法兴墓[J];紫禁城;1999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忠;;试述明代南京守备的创设时间及首任内守备[J];贵州文史丛刊;2012年03期

2 周忠;;《明史·职官志》留都南京官员补正九则[J];历史档案;2013年01期

3 罗宗真;;南京郑和纪念馆[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2期

4 郑自海;;揭示明代太监的隐秘生活[J];东方收藏;2010年01期

5 周忠;;《明史·功臣世表》举误[J];史学史研究;2012年03期

6 李立文;;郑和下西洋的深远意义[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松涛;明孝陵山林兴衰往事[N];南京日报;2007年

2 郑宽涛;郑和府邸惊现“和”字石刻[N];中国水运报;2006年



本文编号:7821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7821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1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