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统一合理化宣传策略的形成及改进——以初并天下诏为中心的探讨
本文关键词:秦统一合理化宣传策略的形成及改进——以初并天下诏为中心的探讨
【摘要】:秦取天下多暴,但亦有将兼并战争合理化的期许。秦始皇初并天下诏宣布六国为"暴乱",以此建构统一战争的正当性。然而,诏书将"倍盟""畔约"作为吞并六国最为显著的理由,而忽视从传统政治伦理角度对所谓六国"暴乱"进行论证,这样的政治思维与战国时期会盟约誓行为的极端工具化密切相关,而战国思想界对暴力合理性的大力论证,则是该思维得以形成的重要理论基石。当战争局面成为过去,约誓会盟不再进行,秦王朝对兼并战争合理性的论述方式由执约以责逐渐转变为道义谴责,这种政治宣传新策略为后世所继承。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关键词】: 秦朝 统一 暴乱 合理化 宣传策略
【分类号】:K233
【正文快照】: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建构政权存在的合理性,是历代执政者孜孜以求的。即便是“取天下多暴”的秦朝,1亦有此等作为。秦人经过长久的努力,终于并吞六国,实现天下一统。针对亘古未有的政治局面,秦始皇在发布第一道诏书(以下简称“初并天下诏”)时就对其合理性进行了宣示,字里行间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伟山;;论东周会盟争霸的发展演变[J];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07期
2 田兆元;罗珍;;论盟誓制度的伦理与孔子信义学说的形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3 姜亮夫;秦诅楚文考释——兼释亚驼、大沈久湫两辞[J];兰州大学学报;1980年04期
4 阎步克;;春秋战国时“信”观念的演变及其社会原因[J];历史研究;1981年06期
5 吕静;;中国古代盟誓功能性原理的考察——以盟誓祭仪仪式的讨论为中心[J];史林;2006年01期
6 张二国;先秦时期的会盟问题[J];史学集刊;1995年01期
7 刘浦江;;“五德终始”说之终结——兼论宋代以降传统政治文化的嬗变[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吕亚奇;先秦会盟与政治秩序的交互性建构[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皓政;;一部诗意的“历史”——论《聊斋志异》的文本性质与历史品格[J];蒲松龄研究;2006年01期
2 吴树勤;杨学坤;;以公心辨:辩论理念的回归与超越[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3 吴树勤;;礼学视野中的天人统一论——荀子“明于天人之分”思想的实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4 江瀚;;略论荀子礼乐学说之思想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5 吕伟华;;浅论纵横家的政治理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6 陆建华;荀子礼法关系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7 郭振香;论《礼运》与《中庸》在治政之道上的分野[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8 陆建华;;墨子之礼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9 丁成际;;“各得其宜”与“群居和一”——荀子“群己之辨”的价值意蕴[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丁成际;;荀子礼之功能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仇军;;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的繁荣——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华文化差异和冲突[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奥运精神与世界和谐”奥林匹克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2 樊国萍;;试论墨子“名实论”对分析金融危机的启示[A];“回顾与前瞻:中国逻辑史研究30年”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宋超;;“先农”与“神农炎帝”——以里耶、周家台秦简为中心的讨论[A];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C];2009年
4 张维坤;;“讽诵”在我国古代长期广泛流行的原因考察[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5 周凤五;;上博楚竹书《彭祖》重探[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一辑)[C];2005年
6 张勃;;寒食节起源研究[A];清明(寒食)文化的多样与保护——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寒食)论坛文集续编[C];2011年
7 牟颖;;首善之区需首善之思——首善之区文化建设与传统文化[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8 方铭;;秦博士与秦始皇的冲突与儒家“迂远而阔于事情”[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9 尚学锋;;竹简诗论“《卷耳》不知人”的阐释史意义[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10 姚小鸥;王克家;;《论语·宪问》篇“骈邑三百”解[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言统;故事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5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罗骧;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8 范江涛;驳杂与务实:《抱朴子外篇》政治思想新研[D];南开大学;2010年
9 王伟;《吕氏春秋》体道和治道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祝娇娇;医学生诚信教育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2 鲁京京;古史辨派对《史记》中先秦史料评判之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许庆玲;试论孝观念向封建孝道的转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辰;明代私债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桂峰;传统民本思想的理论品质与现代转型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宋利娜;先秦儒家农业观探析[D];郑州大学;2010年
7 王思齐;《新序》《说苑》小说价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野;先秦休闲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郑彩云;从“崇礼”到“诡道”[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彩风;儒家诚信观与当代社会诚信建设[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兆元;;盟誓制度演进及其引申[J];重庆社会科学;2012年01期
2 李伟山;;古代中国档案事业发展的政治探源[J];贵州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3 董芬芬;;侯马、温县载书与东周“盟国人”仪式[J];甘肃社会科学;2013年02期
4 葛兆光;“唐宋”抑或“宋明”——文化史和思想史研究视域变化的意义[J];历史研究;2004年01期
5 平田茂树;;宋代的政治空间:皇帝与臣僚交流方式的变化[J];历史研究;2008年03期
6 刘复生;宋朝“火运”论略——兼谈“五德转移”政治学说的终结[J];历史研究;1997年03期
7 吕静;;中国古代盟誓功能性原理的考察——以盟誓祭仪仪式的讨论为中心[J];史林;2006年01期
8 吴晗;明教与大明帝国[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41年00期
9 姚晓瑞;;中国古代地缘政治空间结构过程及模式研究[J];人文地理;2008年01期
10 卢中阳;;关于“盟”字在构形上的争论与新探[J];社会科学评论;200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华蓉;;要绿色 不要“漂绿”[J];咬文嚼字;2010年02期
2 余红刚;;现代商业广告的宣传策略[J];台声.新视角;2006年01期
3 祁海;;影片宣传的新闻效应——几部国产片走俏广州的宣传策略[J];电影文学;1996年06期
4 刘涛;延艳芳;陈艳红;;廊坊城市形象的媒体宣传策略研究[J];大家;2012年11期
5 邵军;高校品牌宣传应以办学特色为核心[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6 钟海连,王珂t ;试论抗战时期毛泽东的新闻宣传策略[J];党史文苑;2005年20期
7 孟静;;慈善这根稻草[J];东西南北;2010年09期
8 崔力升;孙莹玮;;碣石沧海迎客来——秦皇岛市对俄旅游宣传策略[J];对外传播;2009年11期
9 刘宗英;;浅析地方电视台应对突发事件的宣传策略——以攀枝花电视台对“8·30”地震的报道为例[J];参花(文化视界);2013年03期
10 黄蓉;;试论左联对《北斗》主编丁玲的宣传策略[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卉敏;;新形势下科室特色技术宣传策略[A];传播新理念激活新活力,,加快学科跨越发展——全国首届骨科未来与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陈威华;瑞士旅游业改变宣传策略[N];经济参考报;2001年
2 张旌;商家改变宣传策略,“超级碗”广告变调[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3 韦荣华;关注森林活动宣传策略的创新[N];中华新闻报;2007年
4 裴泽生;旅行社发展实践中的几个问题(下)[N];中国旅游报;2007年
5 张焕霞;庆云支行推“区域+总部”宣传策略[N];中国邮政报;2008年
6 陈新民 田占奇;种子企业多元化宣传策略[N];农民日报;2005年
7 黄忠良;创新保险宣传策略[N];中国保险报;2006年
8 李辉;电子商务中的网上宣传策略[N];中国建设报;2000年
9 黄冈师院文学院新闻专业 金娟;构建新时期和谐校园发展的策略浅谈[N];黄冈日报;2005年
10 记者 马玉宏;青海旅游呈增长态势[N];经济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丰光;信息化条件下作战舆论宣传策略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陈智涛;民办高校招生宣传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3 朱力;华系汽车品牌的产品宣传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蒋潮;从制播分离的角度分析《中国好声音》的制作模式和宣传策略[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5 刘博盛;高职院校招生环境分析与宣传策略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6 饶婷婷;国产商业电影宣传策略研究[D];南昌大学;2014年
7 胡烨晔;太平天国宣传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827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782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