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前朝(1644-1840年)湟水流域田赋制度的实施及其环境演变

发布时间:2017-09-17 17:39

  本文关键词:清前朝(1644-1840年)湟水流域田赋制度的实施及其环境演变


  更多相关文章: 清前期 湟水流域 田赋制度 环境演变


【摘要】: 环境变化是自然因素叠加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人类活动是人类自出现以来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过去,环境变化人文因素的分析仅仅局限于一般性的人类社会经济行为上,而对人类社会经济行为的驱动力——制度或者政策因素的重点研究关注不够;若是将制度和政策因素引入西部环境变化的研究中,更有助于深化环境变化研究。因此,环境演变研究中出现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即从制度、政策角度研究区域环境演变。湟水地区属于典型生态脆弱区,,清前期该区的环境变化较为显著,影响该区环境变化的重要外在驱动力即为清代田赋制度在该区的颁布和实施,而关于这一地区的田赋征收制度、环境演变两个方面的文献资料较多,为我们从制度角度分析国家和地方行政区域层面上的田赋征收制度下对环境演变的影响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基于此,本文选择1644—1840年湟水流域为研究区域,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历史文献对该区田赋征收制度、自然环境状况的记录,研究田赋制度在该区的实施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以下问题:特定时期、特定地区的田赋制度对自然环境变化有没有影响?若有,这种影响如何? 本文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该部分主要阐述本选题的总体认识和宏观把握,主要介绍选题依据、研究概念界定、相关研究评述和研究思路、方法。 第二部分介绍清前期(1644—1840年)湟水流域田赋制度的制定及其实施情况。该部分首先简单介绍清前期湟水地区的土地占有情况和赋税承担状况,在此基础上,又分别叙述了顺治、康熙朝以及雍正至道光朝湟水地区所出台的田赋制度及实施状况,总结出各个时期田赋制度的具体内容和特点。 第三部分是论述田赋制度的实施效果。该部分主要介绍清前期田赋征收制度下的额征粮草总数、收入和支出概况,在册土地面积的增减变化,农业分布区域的扩大趋势,以及藏族、土族生产方式的转变等。这些主要为后文分析环境变化奠定基础。 第四部分主要尝试讨论田赋征收制度与其环境演变之间的的关系。该部分首先分清初、清中叶两个阶段,详细复原了清前期湟水地区的环境概貌,并归纳了其演变趋势,得知清前期该区的自然环境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地表天然植被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逐渐加剧表现最为突出;为了弄清楚清前期该区环境发生显著变化的根源,笔者还尝试从自然和人文两个大方面进行探究。笔者结合湟水地区特定的地理位置和条件,认为脆弱的自然条件可能是影响该区环境演变的内在原因,并且从明清气候大背景、土壤状况、及地表植被等因素对内在原因进行了论证。此外,笔者还简单地介绍了清前期影响湟水地区自然环境演变的相关人文因素,并重点探讨了田赋征收制度与环境变迁之间的关系以及田赋制度是如何影响自然环境演变的等问题,认为田赋制度下的诸因素是导致清前期湟水地区自然环境恶化的外在驱动力和催化剂。 第五部分,通过对上述各项内容的研究,本文得出结论:清前期湟水地区陆续政府制定并实施和相对完善的田赋制度,在各级官员的悉心实施下,田赋征收取得了相对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对该区的自然环境演变产生了影响。田赋征收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影响清前期湟水地区自然环境显著变化的外在驱动力和催化剂,而该区本身的脆弱自然条件则是环境演变的内在动力。 总体而言,本文第一部分绪论是对本研究选题总体认识和把握;第二部分叙述清前期湟水地区所颁行的各项田赋制度,是进行本研究的基础;第三部分是对田赋征收制度实施后的效果进行关注和分析;第四部分是对田赋征收制度和环境演变之间关系的尝试性探讨,第五部分是对本文研究的总结和归纳。
【关键词】:清前期 湟水流域 田赋制度 环境演变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K249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2
  • 第一章 绪论12-24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12-16
  • 一、选题缘起14
  • 二、研究意义14-16
  • (一) 学术意义15
  • (二) 现实意义15-16
  • 第二节 资料介绍与相关研究现状16-22
  • 一、资料介绍16-18
  • (一) 史志资料16-17
  • (二) 档案资料17
  • (三) 游记、笔记资料17-18
  • (四) 今人研究成果18
  • 二、研究现状18-22
  • (一) 田赋制度方面18-20
  • (二) 环境变迁方面20-22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22-24
  • 一、研究思路22
  • 二、研究方法22-24
  • 第二章 清前期(1644-1840年)湟水流域田赋制度的制定及实施24-55
  • 第一节 清前期湟水流域土地占有状况24-32
  • 一、国有土地26-28
  • (一) 屯田26-27
  • (二) 监牧地27-28
  • 二、私有土地28-30
  • (一) 地主所有的土地28-29
  • (二) 自耕农、半自耕农占有的土地29-30
  • 三、寺院占有的土地30-32
  • 第二节 顺治、康熙朝湟水地区田赋制度的制定及实施32-39
  • 一、田赋征收的历史渊源33-34
  • 二、顺治、康熙时期田赋制度出台的背景34-35
  • 三、田赋制度的内容35-36
  • 四、田赋征收制度的实施状况36-39
  • (一) 影响田赋制度实施的因素36-37
  • (二) 田赋征收的具体步骤37-38
  • (三) 田赋制度的实施状况38-39
  • 第三节 雍正至道光年间湟水流域田赋制度的制定及实施39-55
  • 一、田赋制度制定的背景39-42
  • (一) “摊丁入亩”制度在湟水流域实施状况39-41
  • (二) 雍正初年至道光末年田赋制度出台的背景41-42
  • 二、田赋征收制度的制定42-45
  • (一) 承纳田赋的土地类型43
  • (二) 田赋征收类型43
  • (三) 征收科则43-44
  • (四) 田赋附加:马粮、耗羡粮、屯草44-45
  • 三、田赋征收制度的实施45-55
  • (一) 影响田赋制度实施的因素45-46
  • (二) 田赋征收的具体步骤46-47
  • (三) 个例研究:清中期湟水流域田赋制度的实施47-55
  • 第三章 清前期湟水流域田赋制度的实施效果55-72
  • 第一节 田赋收支严重失衡55-60
  • 一、田赋收入总体有所增加55-56
  • (一) 顺治、康熙时期的粮草额数55
  • (二) 雍正初至道光末征收粮草数量55-56
  • 二、田赋入不敷出56-60
  • (一) 田赋收支严重失衡的表现56-59
  • (二) 田赋收支失衡的原因59-60
  • 第二节 在册耕地面积的增减变化60-63
  • 第三节 农业分布区的扩大63-67
  • 一、明末清初农业分布区域63-65
  • 二、清中后期农业分布区域65-67
  • 第四节 湟水流域藏族、土族生产方式的转变67-72
  • 一、明末清初藏族、土族生产方式68-69
  • (一) 藏族68-69
  • (二) 土族69
  • 二、清中后期藏族、土族生产方式69-72
  • 第四章 田赋征收与环境演变之关系探讨72-102
  • 第一节 清前期湟水流域自然环境的演变72-84
  • 一、清初自然环境状况72-78
  • (一) 在册人口数量反映的环境信息72-73
  • (二) 个案研究:清初湟水流域自然环境概貌73-78
  • 二、清中期自然环境概貌78-84
  • (一) 在册人口数量蕴含的环境信息78-79
  • (二) 个例:清中期湟水地区的生态环境概貌79-84
  • 三、清前期湟水地区环境变迁的基本趋势84
  • (一) 地表天然植被逐渐减少84
  • (二) 水土流失日益加剧84
  • 第二节 影响湟水流域环境演变的自然因素探讨84-91
  • 一、小冰期气候对环境变化的影响85-87
  • 二、地貌形态和土壤类型潜在的环境变化的因素87-90
  • (一) 地质构造与地貌形态87
  • (二) 主要土壤类型87-88
  • (三) 土壤侵蚀状况88-90
  • 三、草原植被隐含的环境变化的因素90-91
  • 第三节 影响环境演变的人文因素—以清前期湟水流域田赋征收制度为例91-102
  • 一、影响和干扰清前期湟水地区自然环境演变的人文因素91-93
  • (一) 农业垦殖92
  • (二) 人口迅速膨胀92
  • (三) 游牧民族习俗92-93
  • 二、田赋征收制度和环境演变之关系探讨93-102
  • (一) 田赋征收制度影响环境演变因素93-99
  • (二) 个案研究:征收番粮与开垦番地99-102
  • 第五章 结论102-105
  • 参考文献105-110
  • 后记110-112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112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卫;清代青海藏族社会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小强;清代湟水流域农业开发[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708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8708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d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