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令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4 23:29

  本文关键词:王令思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王令 士人


【摘要】:宋代是我国思想史上一个学术繁盛、人才辈出的时期。王令虽英年早逝,但其思想光华终究未被历史所湮灭。 王令(1032——1059)一生处于北宋仁宗朝,与王安石为挚友,虽生活困窘,却心怀天下。此时期北宋政权相对稳定,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不少士人留恋在表面浮华之中而乐以忘忧。在衣R履缺的情况之下,王令毅然拒绝随波逐流,一面批判追逐功利之士,一面通过践行儒家道义观和撰写道德文章来实现自身生命价值。 在三教融合的大背景下,他慨然以追述孔孟之道为务,通过阐明儒学的心性论和性命观,来反对佛老思想。在心性论中,王令针对“佛性”说,提出性由心生,因而主张复性;并在前人基础上首次提出善恶交相用的观点,即性本无善恶,善恶皆为情。在性命观中,王令将佛老之命说归结为“非命”,并详细的阐述了儒家知命观,继而着眼于佛教对社会、生活方面的消极影响对佛教进行了批判。 同时,王令还从加强儒家自身竞争力的角度出发,崇古疑经。其疑经并不是否定儒家经典文本,而是对章句训诂之学否定,主张从大义着眼阐释文本,以期使儒学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因而是对传统经学一种扬弃。而且王令推崇三代,试图为现实社会提供一个理想社会的模板,而这个社会模板的重点是将儒学思想作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指导思想。 此外,王令还将自己的思想和主张运用于生活和教学之中,从而以生活实践为基点,深刻阐扬了经世致用的精神特质,相对于碌碌平庸之士实属难得。 虽然因王令的早逝,其思想未成体系,但其一生自始至终都在努力倡明儒学的精微大义,且躬行实践,是一位学用结合、卓尔不群的士人,为宋学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王令 士人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24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绪言10-13
  • 一、选题的原由及意义10-11
  • 二、研究现状分析11-12
  • 三、创新点与不足12-13
  • 第一章 王令生平及与王安石在思想上的相互影响13-23
  • 第一节 王令的家世及生平13-17
  • 第二节 王令与王安石在思想上的相互影响17-23
  • 一、王令与王安石的交往17-20
  • 二、王令与王安石在思想上的相互影响20-23
  • 第二章 王令思想产生的背景23-30
  • 第一节 经济政治背景23-25
  • 第二节 社会文化背景25-27
  • 第三节 思想学术背景27-30
  • 第三章 王令的主要思想30-49
  • 第一节 性命说30-38
  • 一、王令的性说及其内容30-35
  • 二、王令的正命及其内容35-38
  • 第二节 经学思想38-42
  • 一、推崇古文38-39
  • 二、疑经39-40
  • 三、推崇三代40-41
  • 四、尊孟41-42
  • 第三节 排佛思想42-45
  • 第四节 教育思想45-49
  • 一、"为之师以谕其道"的师道思想45-47
  • 二、学习的重要性47
  • 三、学习的方法47-49
  • 第四章 对王令思想的评价及结语49-53
  • 第一节 对王令思想的评价49-51
  • 第二节 结语51-53
  • 参考文献53-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吕变庭;北宋士大夫的人格特征[J];北方论丛;2005年02期

2 彭深川;北宋王令的《竹赋》和《藏芝赋》[J];文史哲;1990年05期

3 缪钺;;二千多年来中国士人的两个情结[J];中国文化;1991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贝金铸;北宋青年文人王令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140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9140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b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