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黔局略论
本文关键词:宝黔局略论
【摘要】: 宝黔局是清代贵州的铸钱机构,它于雍正八年(1730)在毕节县城点火开炉。由于产品稳定,开铸十年以后,规模扩大一倍:炉座由十炉增加到二十炉,三十六卯改增为四十六卯。宝黔局在经营了二十九年以后,附近的铜矿不够采用,即移省城贵阳,改用滇铜。乾隆五十二年(1787)宝黔局分设五炉于大定,贵阳常设十五炉,大部分使用云南铜斤。乾隆末年,钱价渐跌,乾隆五十九年,四川、云南、贵州等省“永远停铸”,直到嘉庆元年(1796)才复铸。道光年间,鸦片走私日趋严重,引起大量白银外流,导致银贵钱贱,铸钱无利甚至亏本,宝黔局于道光四年(1824)停铸,直到二十三年才呈准继续鼓铸。咸丰年间,为了扑灭太平天国革命烈火,清廷在发行纸钞的同时,铸行了从当四到当千等十多种等级的大钱。迫于形势,宝黔局在铸行小平钱的同时,也铸行了当十、当五十的大钱,但为时甚短。同治年间,各省局铸钱的很少,宝黔局也就没有铸行钱币。光绪初,滇铜已告缺乏,原料不能源源供应,铜价急剧上涨,铸钱不敷成本,乃废宝黔局。十四年(1888)铜每百斤售银十两以上,贵州官局开始铸造黔宝银饼上市流通。二十六年以后,省外新铸铜元源源流入,代替制钱流通,贵州境内即未恢复铸造方孔铜钱。
【关键词】:宝黔局 铸钱 滇铜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429;K249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前言9-13
- 一、 贵州历史货币13-17
- (一) 明代以前的铜钱13
- (二) 明代制钱13-14
- 1.鼓铸弘治通宝钱13-14
- 2.铸行万历通宝钱14
- 3.铸行崇祯通宝钱14
- (三) 明清之交的铜钱14-15
- 1.行用弘光、隆武通宝钱14
- 2.铸行永历通宝钱14-15
- 3.吴三桂统治时期铸行制钱15
- (四) 清代制钱15-17
- 二、 宝黔局概况17-26
- (一) 开局17-18
- (二) 宝黔局的生产沿革18-21
- 1.雍正时期18-19
- 2.乾隆时期19
- 3.嘉庆时期19
- 4.道光时期19-20
- 5.咸丰时期20
- 6.同治年间20
- 7.光绪年间20-21
- (三) 币材来源及钱重变化21
- (四) 宝黔局的铸钱简况21-23
- 1.毕节宝黔局铸钱简况21-22
- 2.贵阳宝黔局铸钱简况22
- 3.宝黔局大定分局铸钱简况22-23
- (五) 三宝黔局铸钱余利23-24
- (六) 宝黔局历年铸钱数量表24-26
- 三、宝黔局的管理26-32
- (一) 官吏、匠役26
- (二) 管理26
- (三) 宝黔局的规定与特征26-27
- (四) 制钱发放27-28
- 1.搭放兵饷27-28
- 2.发卖28
- (五) 贵州的私铸与私销28-32
- 1.状况28-30
- 2.原因30
- 3.贵州私铸特别严重的原因30-32
- 四、 宝黔局铸币的钱币学分析32-59
- (一) 雍正时期32-34
- (二) 乾隆时期34-41
- (三) 嘉庆时期41-45
- (四) 道光时期45-50
- (五) 咸丰时期50-55
- 1.咸丰通宝50-52
- 2.咸丰当十重宝52-55
- (六) 同治时期55
- (七) 光绪时期55-59
- 结语59-60
- 参考文献60-62
- 后记62-63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6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君;;异书“绍兴元宝”及安南仿铸钱[J];中国钱币;2011年03期
2 霍宏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唐代咸通玄宝考[J];中国钱币;2011年03期
3 ;答记者问[J];西部金融;2011年08期
4 石俊志;;刘邦与榆荚钱——大汉王朝在黎明前的黑暗[J];金融博览;2011年09期
5 曾咏霞;;成都新繁前蜀窖藏钱币清理简报[J];中国钱币;2011年03期
6 李铁;;明代的“大跃退”:明代铸钱量只相当北宋两年[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0年03期
7 冯元龙;;新莽青铜铸币范赏析[J];文物世界;2011年04期
8 潘龙;;背祥云纹小平“天启通宝”[J];收藏界;2011年09期
9 ;浅谈古钱币的鉴定[J];中国防伪报道;2011年09期
10 董良义;;值得一读的好刊《西部金融·钱币研究增刊》[J];西部金融;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卫荣;;中国古代铸钱工艺及其技术成就[A];中国钱币论文集(第五辑)[C];2010年
2 黎经;;癸酉铸钱录[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四辑)[C];2003年
3 王吉祥;;哈劳柴登古城铸钱作坊初探[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六辑)[C];2006年
4 董亚巍;周卫荣;;范铸法铸钱工艺演进变革因素探讨[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八辑)[C];2006年
5 马林;王安;;“中国古代铸钱工艺展”的艺术实践[A];中国钱币论文集(第五辑)[C];2010年
6 乔晓金;;契丹铸钱上限议[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一辑)[C];2002年
7 ;契丹早期曾否铸钱?[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二辑)[C];2003年
8 宋应星;;《天工开物》铸钱[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二辑)[C];2003年
9 松村惠司;邵继尧;;从“铸钱图解”观察近代日本铸钱技术[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七辑)[C];2006年
10 姜宝莲;;西汉铸钱工艺的标准化研究[A];西部金融·钱币研究2010年增刊总第四期[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坤;王莽:古今第一铸钱手[N];金融时报;2000年
2 一文;“通宝”的通行[N];中国财经报;2002年
3 一文;纸币的流通[N];中国财经报;2002年
4 李均明;张家山汉简与汉初货币[N];中国文物报;2002年
5 王俪阎;琢磨不透的皇yP钱[N];中国商报;2001年
6 何林;康熙套钱热集不衰[N];中华工商时报;2002年
7 沈习彬;四铢半两样钱[N];中国商报;2002年
8 卢布林;顺治的钱策[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9 卢布林;“太平”年里太平钱[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10 王晓兵 龙朝生;独特的云南古钱币[N];云南日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解飞;宝黔局略论[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施艳菊;秦至西汉中前期的货币政策与国家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梁旭;西汉自由铸币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张少昀;西汉星云镜铸造工艺模拟实验[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5 范文强;明代货币流通领域的“经济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魏潇;魏晋至隋唐货币经济的发展[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李博学;唐代金银货币化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8 黄晓斌;试析清代制钱制度崩溃的原因[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曹中凯;贾谊与西汉前期政治[D];苏州大学;2010年
10 徐琳琳;宋代交子的若干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171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917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