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海盐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4 01:24
本文关键词:元代海盐问题研究
【摘要】: 盐业是元代经济中重要产业之一,对政府财政的影响是至大的。元代盐制因袭宋金旧制而来,并有所发展。但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和政治因素的影响,元代的海盐业往往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征。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按地域将元代海盐产区分为环渤海海盐区和东南海盐区,通过对海盐生产、管理、运销的考察,以期全面而真实的恢复元代海盐业的经济实态,着力其地区性差异,进而总结出元代海盐业的基本特征,同时分析元代海盐业对明代海盐业的影响。基于上述考虑,本文将分成两大部分来加以探讨: 第一部分:元代环渤海盐区的海盐研究。首先追溯了金朝和蒙古国时期环渤海地区的海盐生产状况,指出该地区的盐制是因袭金朝旧制而来。接着又分别探讨了元代环渤海盐区海盐的生产技术、生产数量、管理和运销,认为元代该地区海盐生产技术史籍缺载,马可波罗所记cianglu城的盐业生产情况可能是指河间海盐生产而言;与金朝相比,所辖下的河间、山东两盐司海盐生产数量均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而河间(沧)盐司海盐的生产数量超过了山东盐司;元代大都盐运司并入河间盐司,但总体说来,河间、山东两盐司名称变化频繁,且未实现盐司机构职能的专门化;就海盐运销而言,商运商销法仍为主体,而山东盐司的盐业运销则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使食盐法占有相当比重。 第二部分:元代东南盐区的海盐研究。该部分探讨了元代东南盐区的生产技术、生产数量、管理机构和运销。指出元代《熬波图》所载仅代表了元代两浙海盐区的生产技术;与宋相比,元代该地区盐课额急剧增加;就海盐的管理机构而言,两浙盐司形成了行省—盐司—分司—盐场—团为系统的管理模式,而盐仓和批验所的广泛设立使元代东南盐区的盐务管理更趋严密;东南盐区的食盐运销以商运商销(以引法为特征)为主,而沿海区域多行以人口来买食官盐的食盐法。 结语部分总结了元代海盐经济模式,并分析了元代海盐业的经济形态与管理制度对明代海盐业的影响。
【关键词】:元代 海盐 环渤海盐区 东南盐区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K247
【目录】:
- 前言6-8
- 第一部分 环渤海盐区海盐研究8-26
- 一、 金朝与蒙古国时期环渤海盐区的海盐生产9-11
- 二、 元代环渤海盐区的海盐生产11-15
- 三、 元代环渤海盐区的盐务管理15-19
- 四、 元代环渤海盐区的海盐运销19-24
- 五、 小结24-26
- 第二部分 东南盐区的海盐研究26-47
- 一、 元代东南盐区的海盐生产26-34
- 二、 元代东南盐区的盐务管理34-40
- 三、 元代东南盐区的海盐运销40-46
- 四、 小结46-47
- 结论47-50
- 主要参考文献50-53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彩云;;元代温州盐政考述[J];盐业史研究;2011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彩云;元代温州路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匡和;《傅与砺诗集》校注[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678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967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