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圣人观探析
本文关键词:秦汉圣人观探析
【摘要】: 圣人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之一。“圣”的观念起源很早,与远古时期的巫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其时的“圣”只是巫的一个能力特征,含有听觉敏锐,聪明智慧的意思。西周时,中国早期文化出现由神本向人本的转化,“圣”也随之转化为一种理想的人格形式。为确立圣人的主体地位和阐明圣人的主导地位,春秋战国时期发生了一场规模巨大的“圣化运动”。经过“圣化运动”,圣人观深入人心,它不仅是一种理想的人格模式,而且成为能对政治、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的概念,内涵更为丰富。 秦汉时期的圣人观对政治、思想文化以及社会风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秦汉圣人观在与政治的互动中,经历了由探索到定型的过程。先秦时期形成的圣人崇拜等为政治所利用,成为统治阶级建立君主专制制度的依据。在对圣人观的选择中,儒家圣人观适时地调整自己,吸收道家和阴阳五行家的思想成分,最终取得优势。孔子成为公认的圣人,经学被运用于政治,尤其是以“春秋决狱”为代表的经学法律化最为典型。在圣人观的影响下,道德政治化、政治伦理化等趋势明显强化。在思想文化上,秦汉圣人观在综合先秦圣人观的基础上产生了儒化甚至神化的趋向。经学几成两汉学术之全部,圣化畸形发展所产生的谶纬神学昙花一现。圣人观还影响了秦汉时期的社会面貌,使文化事业迅速发展;使人们的精神风貌上具有远大理想、积极进取、追求独立人格等趋向;使人们在日常社会生活中重道德,重家庭伦理,但也造成奢侈成风,愚昧迷信等不良风气。 秦汉时期的圣人观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秦汉时期的圣人观在总结先秦各种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确立了圣人观的基本面貌,使圣人观趋于定型。秦汉以后的圣人观在重视道德、伦理,积极影响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品质,以及产生这样那样的弊端而遭到学者的批判等方面都在秦汉时期已露端倪。
【关键词】:秦汉时期 圣人 圣化运动 圣人观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23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3
- (一) 选题意义7-8
- (二) 前人研究状况8-11
- (三) 本文的创新之处11-13
- 一、圣人观的起源13-23
- (一) 圣与圣人13-17
- (二) 圣化运动17-20
- (三) 圣人观20-23
- 二、秦汉圣人观与政治23-36
- (一) 圣人观指导下政治形态的求索23-27
- (二) 儒家圣人观指导下政治的定型27-33
- (三) 以圣人观为指导的政治遭到批判33-36
- 三、秦汉圣人观与思想文化36-44
- (一) 诸子圣人观的融合36-38
- (二) 圣人观的儒化38-40
- (三) 圣人观的神化40-41
- (四) 对圣人观的反思41-44
- 四、秦汉圣人观与社会风貌44-55
- (一) 圣人观与文化风貌44-47
- (二) 圣人观与精神风貌47-50
- (三) 圣人观与社会生活风貌50-55
- 五、秦汉圣人观的历史地位55-59
- (一) 秦汉圣人观对其后圣人观的影响55-56
- (二) 秦汉圣人观的历史地位的总结56-59
- 参考文献59-64
- 后记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光军;;秦汉“亭”考述[J];文博;1989年06期
2 巴克;恒口古镇[J];新西部;2005年11期
3 刘敏;;秦汉户籍中的“宗室属籍”[J];河北学刊;2007年06期
4 孙键;;义利观影响下的朋友关系——以秦汉时期为例[J];宁夏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5 成国雄;;辉煌灿烂的南越古国文明及其成因[J];传承;2008年06期
6 翟睿;;秦汉时期室内设计的基本特征[J];艺术教育;2008年10期
7 姜英辉;;秦汉时期的“行道病”现象探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11期
8 白云翔;;考古发现与秦汉时期的体育活动[J];考古;2008年07期
9 顾丽华;;秦汉两性关系的实态研究——读《谁念西风独自凉——秦汉两性关系史》[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9年01期
10 杨运姣;罗超群;;秦汉时期官吏政绩考核制度考述[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欢玉;雷磊;;秦汉时期湖湘妇科起源[A];第十一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陈长峰;;所谓“藕心钱”是秦汉时期的符信[A];西部金融·钱币研究——2008陕西省钱币学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刘朝晖;;秦汉时期闽越的社会形态[A];探索福建文化重要源头的闽越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白芳;;论秦汉时期“万岁”的社会内涵[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三辑)——南越国遗迹与广州历史文化名城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林干;;秦汉时期的汉匈关系、贸易和货币[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五辑)[C];2003年
6 刘朝晖;;秦汉时期闽越的社会形态[A];闽越文化研究——闽越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方蕴华;;从《史记》看秦汉时期汉中的历史地理特点及文化特色[A];司马迁与《史记》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7年
8 韩星;;《易传》圣人观及其现代意义[A];《国学论衡》第三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2004年
9 王雪农;;秦汉母范铸钱工艺演进研究[A];六朝货币与铸钱工艺研究[C];2003年
10 王雪农;;秦汉方孔圆钱设郭之研究[A];“中国北方地区钱币发现与研究”学术研讨会专集(二)[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讯 熊世升;秦汉时期的医药交流[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2 王子今;秦汉时期的“虎患”、“虎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高蒙河;秦汉时期的人工墨[N];中国文物报;2010年
4 记者 文艳;秦汉时期排水管长啥样?[N];西安日报;2011年
5 潘祥辉 浙江传媒学院;秦汉帝国的政治传播与官僚制悖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王健;秦汉眉县城露出冰山一角[N];宝鸡日报;2011年
7 原建军 实习生 苏芳;古灞桥可能建于秦汉时期[N];西安日报;2004年
8 记者 都红刚;陕西周至发现秦汉时期大型城址[N];经济参考报;2009年
9 王子今;秦汉时期的“天下之中”[N];光明日报;2004年
10 张萍萍 晁先鹏 盛之翰;江苏宿迁发现秦汉时期下相城遗址[N];中国文物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玲;秦汉关隘制度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2 张捷;秦汉时期财政运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崔锐;秦汉时期的女性观[D];西北大学;2003年
4 蒋波;秦汉时期的隐逸现象及相关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5 王中原;王阳明政治伦理思想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蒋晓春;三峡地区秦汉墓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7 强中华;秦汉荀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建宏;王阳明思想再评价[D];西北大学;2009年
9 成云雷;先秦儒家圣人与社会秩序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何海龙;边缘之拓治[D];厦门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娄国领;秦汉圣人观探析[D];河南大学;2009年
2 孙宏恩;秦汉时期的社会教育[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张超;秦汉时期的丧葬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孔永红;出土印玺所见秦汉的官制[D];郑州大学;2010年
5 刘洋;秦汉豪强地主犯罪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爱清;秦汉里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7 周敬阳;论秦汉时期岭南海上丝绸之路的三大始发港[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曹骥;政治控制视角下的秦汉身份继承制度[D];河南大学;2011年
9 张万军;秦汉时期刑事连坐责任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10 党超;秦汉生态文化探析[D];河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9681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968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