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西北防区主体官员任用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5 01:08
本文关键词:明代西北防区主体官员任用特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明代 西北防区 主体官员 任用特征 军事布局 职官体制
【摘要】: 历史人才地理是历史地理学重要研究内容,它涉及历史人才和地理环境的交互关系、人才空间位移、人才空间分布的地域差异等内容。本文以明代西北防区主体官员为研究对象,以任用特征为截面,以籍贯、出身、升任来源及途径、核心素质等为考察点,以官员类别为经、时空背景为纬,力图全方位考察明代西北防区官员与特殊时空背景的关系及分布规律。 明代西北防区是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1)属于边方区,条件艰苦;(2)属于军事重点防御区,战争频繁;(3)属于多民族杂居区,民族复杂。这决定了官员的选用相对于腹里地区有其特殊性,而这一特殊性对西北防区的军事布局及军事形势进展产生了有效影响,因为军事人才是军队神经系统的控制者,是战争的组织者与领导者,是战争成败的关键因素,在特定条件下可能是战争的决定因素。 军事防御单元内的官员考察实际上涉及历史军事地理与历史人才地理两大理论范畴,如何将二者结合好是本文一难点。笔者的思路是首先建立军事防御体系框架,包括军事建置布局与职官体制,这是官员具体考察的平台载体。然后结合军事形势的进展、职官体制下权力构成的重组等外部因素考察官员的任用特征,有效探索其互动关系。 官员的任用特征不是一个静态描述,其有时空范畴,也有官员类别差异。分阶段、分地区、分类别地考察明代西北防区主体官员的任用规律,同时窥探规律变化轨迹的军事成因构成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全文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了选题的总体认识和宏观把握,介绍了选题依据、相关研究评述和研究思路、方法。 第二部分:明代西北防区的军事布局。该部分以时间为顺序,分别论述了明初、明中、明末西北防区的军事形势与军事布局。这为研究官员任用特征提供了必要的军事背景。 第三部分:明代西北防区的职官体制。文章对西北防区内主要职官体制与权力构成作了充分论述,并进一步探讨了其调整的军事成因。这为研究官员任用特征提供了必要的职官体制背景。 第四部分:明代西北防区主体官员任用的特点。文章以官员类别为经、以时空背景为纬,以宏观整体性为经、以具体差异性为纬,对官员任用规律作了全面论述总结,并进一步探寻了其军事成因。 第五部分:结论。文章最后对全文进行了简单地概括总结。
【关键词】:明代 西北防区 主体官员 任用特征 军事布局 职官体制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K248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10
- 绪论10-16
- 一、选题依据10
- 二、相关研究综述10-11
- (一) 西北边镇军事研究10-11
- (二) 明代政治及职官制度的研究11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1-12
- (一) 研究思路11-12
- (二) 研究方法12
- 四、相关概念界定12-16
- 第一章 明代西北防区的军事布局16-24
- 第一节 洪武至宣德年间北部边备战略思想的演变及西北防区的军事建置16-19
- 一、边备思想的演变16-17
- 二、西北防区的军事建置17-19
- 第二节 正统至万历年间西北防区的军事形势与对策19-22
- 一、军事形势19-21
- 二、对策21-22
- 第三节 明末西北防区的军事形势22-24
- 一、蒙古对西北防区的威胁22
- 二、农民大起义22-24
- 第二章 明代西北防区的职官体制24-38
- 第一节 三司制24-25
- 第二节 一督四抚制25-29
- 一、巡抚26-27
- 二、总督27-29
- 第三节 西北四镇营兵制下的职官设置29-35
- 一、武职官员29-32
- 二、镇守中官32-33
- 三、巡按御史33-35
- 第四节 西北边防形势对官员体系构成的影响35-38
- 一、明前期35-36
- 二、明中期36
- 三、明后期36-38
- 第三章 明代西北防区主体官员任用的特点38-73
- 第一节 府、县掌印官的籍贯分布与出身的差异38-46
- 一、籍贯分布38-44
- 二、出身44-46
- 第二节 陕西三司地方官员的籍贯与升任探究46-52
- 一、籍贯分布46-48
- 二、升任路径48-52
- 第三节 明代西北防区督抚及总兵的籍贯、升迁路径与核心素质研究52-67
- 一、籍贯分布52-59
- 二、升迁路径59-63
- 三、核心素质63-67
- 第四节 西北防区主体官员任用特征的军事成因67-73
- 一、籍贯分布分析67-71
- 二、出身与升迁路径分析71-73
- 结论73-74
- 参考文献74-78
- 致谢78-79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7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祥学;论明朝民族政策总方针及其对边防的影响[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史云贵;;承袭与变异:明清督抚制度述论[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胡凡;论明代蒙古族进入河套与明代北部边防[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4 梁志胜;明代卫所武官的借职制度[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5 唐克军;明代官员升迁路径述论[J];史学月刊;2004年01期
6 周松;明洪武朝陕北边防及其特点[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01期
,本文编号:9738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973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