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中郎将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5 03:28
本文关键词:汉代中郎将研究
【摘要】: 汉代中郎将是光禄勋的下属,但两者之间不完全是上下级的关系。因为中郎将作为宿卫力量之统领更能契合皇权控制宿卫力量的要求,所以就统领宿卫力量方面而言,中郎将逐渐脱离了光禄勋,从而形成了自己的官职属性——宿卫力量统领。官职属性具有一定的惯性和稳定性,并促使新兴宿卫力量虎贲、羽林被纳入中郎将系统。虽然后来郎官职能的变化,使郎署三将和新机构虎贲、羽林中郎将之间出现分化,但官职属性仍在两者身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延续。 中郎将除本职工作之外,经常作为使者接受临时差遣。中郎将的官职属性使它作为使者可以比其他官职更好地代表皇权,贯彻皇权的意志,因此出使范围相当广泛。在大量的出使活动中,中郎将的派遣模式体现出因事制宜、灵活多变的特点。这种特点在中郎将领兵作战中得到更为淋漓尽致的发挥,主要表现在:根据形势的具体需要,派遣中郎将领兵出征可以有多种不同的领兵模式。各领兵中郎将的地位不尽相同,并形成不同层面的领兵中郎将:高级领兵长官和中级领兵长官。董卓乱政之后,中郎将急剧军职化,不再是以使者的身份领兵,并完全进入军职迁转序列。承此前作为使者的中郎将多层次领兵的惯性,中郎将也形成不同级别的军职:高级军职(如北、东、南、征南中郎将)和中级军职(如武猛中郎将等)杂号中郎将。《魏官品》创制时,中郎将也被拉入官品体系。《魏官品》的创制本身就是为了重新调整日益繁多的官职,并使之整齐划一,因此建安及三国时期形成的高级军职——北、东、南、征南中郎将被规划为南、北、东、西四中郎将,并归入第四品,而武猛等中级军职则被纳入第九品。
【关键词】:中郎将 官职属性 使者 军职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K23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第1章 绪论7-10
- 1.1 研究范围7
- 1.2 研究现状7-8
- 1.3 研究方法及意义8-10
- 第2章 中郎将机构的设置及其变化10-20
- 2.1 中郎将隶属关系概况10-13
- 2.2 中郎将机构的扩展13-20
- 第3章 中郎将的官职属性20-26
- 3.1 中郎将与光禄勋的关系20-21
- 3.2 中郎将官职属性的完全确定与延续21-26
- 第4章 中郎将本职之外的差遣26-36
- 4.1 中郎将作为使者的有利条件26-28
- 4.2 差遣的类型和运作模式28-36
- 第5章 中郎将领兵的发展36-45
- 5.1 作为使者之中郎将领兵征伐的模式36-40
- 5.2 军职化的中郎将40-45
- 第6章 结论45-48
- 参考文献目录48-5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51-52
- 致谢52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惠荣;汉代对匈作战将领群体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吴方基;东汉监军制度[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745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974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