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季袁世凯开缺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清季袁世凯开缺问题研究
【摘要】:关于1909年袁世凯开缺回籍问题,学界深入探讨了其缘由,但对袁世凯遭罢黜之前的史实梳理尚显薄弱,特别是对袁世凯五十大寿及其影响重视不够。在清末统治岌岌可危的情况下,袁世凯五十大寿的排场、造势之大,刺中了清廷上层年轻贵胄们的心。因此,慈禧、光绪过世之后,这些年轻贵胄就肆无忌惮地把矛头对准袁世凯。其次,对袁世凯开缺之后的社会舆论反应亦注意不够,报刊舆论对袁世凯开缺的认识与同情,正好为袁世凯赚足了社会声望。最出乎清廷意料的是外国媒体所表现的惋惜与遗憾,而此正为之后历史发展埋下深刻的伏笔。放逐袁世凯加重了清末以来本已缓和的满汉畛域,导致满汉官僚矛盾激化,是清朝快速走向灭亡的重要原因。
【作者单位】: 安阳师范学院袁世凯与北洋社会研究中心;
【关键词】: 袁世凯 清廷 满汉畛域
【分类号】:K25
【正文快照】: 丁健Ding Jian安阳师范学院袁世凯与北洋社会研究中心,450002如日中天,不可一世之际,却遭到了载沣父子的唾弃,并被罢官回籍,在清季政局中产生了重大影响。学界对这一历史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特别是近年发表了两篇分量很重的专题研究论文,如崔志海先生在《摄政王载沣驱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佰合;袁世凯开缺原因辨析[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2 尹全海;袁世凯被黜考辨[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超;;政学分合与知识生产:清末中国历史教科书编写研究[J];安徽史学;2011年05期
2 刘功君;;清末留日经费的筹付与管理[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肖宗志;;清季新政中的“直隶模式”[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0期
4 黄湘金;;贵胄女学堂考论[J];北京社会科学;2009年03期
5 刘波;王川;;探寻近代区域教育演变的历程——评《清末新政与教育转型——以清季四川师范教育为中心的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年06期
6 花玲;;21世纪以来晚清职官制度研究述评[J];沧桑;2008年04期
7 代祥;;清末赴日官绅教育考察述略[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07期
8 易棉阳,万晓红;张百熙与近代教育[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年02期
9 阮春林;;近百年来近代中国师范教育研究综述[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10 娄岙菲;;从取士到育才——癸卯学制的落实与社会人才基础的变革[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功君;;晚清留日经费的筹付与管理[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2 李细珠;;清末新政、立宪与革命研究的几个问题[A];晚清政治史研究的检讨:问题与前瞻[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曦临;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分类体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杨文海;壬戌学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陆胤;近代学术的体制内进路[D];北京大学;2011年
4 丁健;民初农商部研究(1912-1916)[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龙长安;近代中国联邦制运动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6 姜萌;族群意识与历史书写[D];山东大学;2011年
7 袁哲;法学留学生与近代上海(清末-1937年)[D];复旦大学;2011年
8 王一帆;清末地理大测绘:以光绪《会典舆图》为中心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王昌善;我国近代中小学教科书编审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朴姿映;空间的建构与想象[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双钰;清末民初(1902-1919)高等小学历史教科书编撰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春方;伪满洲国中小学教科书编审制度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祥龙;科举制度废止的历史考察与反思[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鑫;张之洞与我国早期师范教育[D];南京大学;2011年
5 卜春鹤;民初教育团体与1922年学制改革[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许金萍;清末存古学堂的办理及历史反思[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和平;嬗变中的两湖书院[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胡丽;清末湖北州县教育改革述论[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利果;清末十年河南新式小学堂研究(1901-1911)[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蓉蓉;张百熙的学制改革思想及其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043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004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