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视域下“问题与主义”论争及南北呼应——以《星期评论》《每周评论》为中心的考察

发布时间:2017-10-15 21:32

  本文关键词:传媒视域下“问题与主义”论争及南北呼应——以《星期评论》《每周评论》为中心的考察


  更多相关文章: “问题与主义” 《每周评论》 《星期评论》 南北舆论


【摘要】:近代西学东渐,五四前后思想与潮流交融的思潮风起云涌,其呈现的脉络无疑与展示的载体或平台有着密切关联。其时国家、社会的话语表述乃至意识形态重构变动不居。"问题与主义"的论争尤有代表性,"问题与主义"的论争涉及学理与政治,讨论在舆论平台上发布也涉及报刊传媒;涉及胡适对安福系的民生主义政治主张的清理并关联孙中山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探讨报刊与这一政治议题的关系,显然有其价值。探析"问题与主义"的论争及南北舆论中《每周评论》及《星期评论》的遥相呼应,可见新闻自身发展的职业精神与宣传策略之间对峙、融通这一纠葛。南北舆论呼应涉及舆论空间,亦关联媒介议程与政治议程的互动关系密切,学界应当注意。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关键词】“问题与主义” 《每周评论》 《星期评论》 南北舆论
【基金】:王天根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13AZD168) 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项目(项目编号:N CET-13-0642)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K26;G219.29
【正文快照】: 过去“主义”多被定义为过激主义,意指政治上激进。李大钊刊文将主义定义为“民主主义”,并将政治意义上陈独秀被捕与“布尔什维主义”学理关联。杜威来华讲学将此与俄国布尔什维主义及民生主义联系,其学生胡适则涉及民生主义与改良哲学意义实验主义联系。这涉及由学理转向政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宏雨;肖妮;;《星期评论》——“五四”时期舆论界的明星[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2 杨宏雨;肖妮;;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星期评论》的创刊[J];历史教学问题;2011年03期

3 俞慰刚;;孙中山与戴季陶的《星期评论》[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4 田子渝 ,陈绍康;《星期评论》新论[J];文史哲;1990年03期

5 李占才;五四时期的《星期评论》[J];民国档案;1991年02期

6 欧阳军喜;;国民党与新文化运动——以《星期评论》、《建设》为中心[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姜涛;;开放“本体”与研究视野的重构——以“《星期评论》之群”为讨论个案[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8 韩部善;五四时期的社会主义阵地──评《星期评论》[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9 张忠山;;论《星期评论》从民主主义向马克思主义的转轨[J];社会科学论坛;2014年06期

10 滕峰丽;;关于五四时期《星期评论》、《建设》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评析[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永军 李友唐;《共产党宣言》中译本问世记[N];团结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肖妮;《星期评论》与五四时期社会改造思潮[D];复旦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388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0388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2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