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社会调查所研究(1926-1934)
发布时间:2017-10-16 02:32
本文关键词:北平社会调查所研究(1926-1934)
【摘要】:清末民初,社会调查在中国兴起,受到国人的普遍追崇,形成一股社会调查的热潮。北平社会调查所便是因应这一潮流而成立,同时又推动了社会调查的发展。在陶孟和的领导下,社会调查所成为民国时期颇有建树的学术研究机构,发挥着积极的示范与领导作用,是近代社会调查潮流中的重要实践者与推动者。本文以北平社会调查所组织机构的发展变化为线索,将其置身于近代社会变迁的背景下,力图还原其发展的特色与学术贡献。除引言与结语外,本文由三章组成:第一章主要介绍近代社会调查在中国的发展概况与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社会调查部的筹备与成立。作为社会调查专业化过程的重要一环,社会调查部的建立使得社会调查在中国拥有正式的推动机关。与是时学界调查多关注国民生活问题相一致,调查部在成立之初即将研究工作的重心放在生活费问题上,这也构成了其早期工作的主要特点。这些工作为此后调查部的组织发展与研究开拓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二章主要论述社会调查部改组为北平社会调查所的过程,及调查所的组织状况与研究工作。在赓续过往研究工作的同时,北平社会调查所将调查研究工作逐渐扩展到国民经济领域,并出现中国早期的近代经济史研究。这不仅是调查所自身研究工作的良性拓展,更是其因应时代之需而做的转变。至此,调查所成为颇有影响的学术研究机构。第三章则主要述及北平社会调查所合并于中央研究院的史实,调查所作为独立研究机构的历史至此结束,但其所开创的研究工作却并未因此而终止。调查所在研究工作中重视实际调查所得资料,并强调经济、历史等因素的重要性,这不仅保证了其研究成果的科学性与有效性,还具有相当的开风气的作用。
【关键词】:社会调查 北平社会调查所 陶孟和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26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10
- 绪论10-19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10-12
- 二、相关研究之回顾12-19
- (一) 社会调查资料的整理与出版12-13
- (二) 研究现状13-19
- 第一章 社会调查的兴起与社会调查部的建立19-39
- 第一节 近代社会学的传入及其社会调查的兴起19-22
- 1. 近代社会调查的初兴19-21
- 2. 学术界关于设立调查研究机关的动议21-22
- 第二节 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社会调查部的创立22-29
- 1. 初创时期的社会调查部22-25
- 2. 陶孟和的早期经历及其调查实践25-28
- 3. 调查工作的起步28-29
- 第三节 奠基:有关生活费问题的调查研究29-39
- 1. 主要调查研究对象的选择29-32
- 2. 调查方法:家庭记账法的运用32-34
- 3. 北平生活费指数的创制34-39
- 第二章 北平社会调查所时期(1929.7—1934.7)39-67
- 第一节 从“试办”到“永久”——社会调查所的创建39-47
- 第二节 社会调查所的调查研究实践47-67
- 1. 相关劳工生活调查研究的赓续47-49
- 2. 时势与学术:调查研究工作日益偏向经济问题49-59
- 3. 学术新领域的开拓:近代经济史研究的发轫59-67
- 第三章 近代社会调查潮流中的北平社会调查所67-75
- 第一节 从“北平”到“中央”——1934年合并于中央研究院67-69
- 第二节 北平社会调查所与社会调查运动的兴起(1926—1934)69-75
- 1. 社会调查所调查研究的特点69-72
- 2. 科学社会调查对近代社会与学术的影响72-75
- 结语75-76
- 附录76-81
- 参考文献81-8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阎明;;中国社会学的开拓者陶孟和[J];中国社会导刊;2007年2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任伟伟;南京国民政府社会调查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梁思琪;进退之间:陶孟和的“困窘”人生探究(1887-1960)[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牟永如;清末社会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401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040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