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重庆国民政府多边外交研究
本文关键词:抗战时期重庆国民政府多边外交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重庆国民政府 多边外交 抗日战争 战后国际秩序
【摘要】:本文将研究范围划定在1937年-1945年的抗战时期,重点研究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国民政府多边外交及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关系问题,论述战争、外交与秩序间的相互关系,总结宝贵经验,并阐述历史启示。迄今为止,已有的研究成果多集中于战时外交活动、战时外交政策分析、战时国际秩序的演变等层面,学术界将抗战、外交与国际秩序放在一个大框架下作为一种关系进行专门研究的较少。因此,此项研究具有突破点和创新意义。抗战时期重庆国民政府在外交层面上不乏主动作为,推进了战时中国迈向政治大国的进程,也推动了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可以说,战时重庆国民政府的外交抓住了扭转国内战局和国际对中国认知的历史机遇。虽然战时外交仍存有若干稚嫩及不够圆满之处,但其积极的进步意义是值得肯定的。研究战时重庆国民政府多边外交,一方面旨在还原抗战时期重庆外交全貌,丰富重庆城市史,另一方面为维护战后国际秩序提供新的想法和出发点。
【关键词】:重庆国民政府 多边外交 抗日战争 战后国际秩序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265;D82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第一章 绪论7-22
- 一、研究价值与意义7-12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2-19
- 三、研究方法19-20
- 四、研究重点与难点20-21
- 五、论文结构安排21-22
- 第二章 战时重庆国民政府及其外交概况22-39
- 一、战时重庆国民政府概况22-28
- 二、战时重庆国民政府外交概况28-39
- 第三章 战时重庆国民政府多边外交发展演变39-51
- 一、战时重庆国民政府多边外交发展历程及特点39-42
- 二、战时重庆国民政府多边外交活动42-51
- 第四章 战时多边外交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关系51-59
- 一、中国抗战在构建战后国际秩序中的地位和作用51-54
- 二、影响战后国际秩序制定之外交因素分析54-59
- 第五章 总结59-61
- 参考文献61-67
- 致谢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宋晓芹;日内瓦会议:新中国多边外交的初步尝试[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年06期
2 杨军;;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例试析中国在中亚地区的多边外交[J];黑龙江史志;2009年22期
3 杨方圆;陈义;;理解中国软实力的三个维度:文化外交、多边外交、对外援助政策[J];消费导刊;2009年16期
4 金永健;;从外交部翻译到联合国副秘书长[J];秘书工作;2010年05期
5 ;资讯[J];中华儿女;2013年18期
6 陈伟雄;;揭开安理会的神秘面纱 联合国见闻(连载之六)[J];对外大传播;2005年12期
7 王莉丽;;美国思想库的巨大影响力[J];对外传播;2011年07期
8 ;龙永图 转变之魅[J];南方人物周刊;2010年44期
9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马斌;;中国中亚多边外交的限度——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例[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2 孙西辉;;新中国60年多边外交的发展历程与面临的挑战[A];新中国60年研究文集(1)[C];2009年
3 陈东晓;;新中国多边外交的继承与创新:时代景观和战略思考[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4 蔡佳禾;;周恩来与1954年印支问题日内瓦会议——从多边外交视角进行的研究[A];周恩来百周年纪念-全国周恩来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下)[C];1998年
5 叶青;;试析新中国参与国际多边合作的理念演变及动因[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6 余丽;;从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看和谐世界的建构[A];“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前沿和热点问题”学术研讨会暨2007年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刘赛力;;和平发展的中国在竞争与合作中同世界共赢[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黄富强 覃文宇;陈健畅谈“联合国和中国的多边外交”[N];广西政协报;2007年
2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 吴妙发;我多边外交不断扩展 金砖峰会添重要一笔[N];解放日报;2011年
3 中国联合国协会会长 陈健;中国多边外交面临新课题[N];解放日报;2011年
4 罗建波;中国的多边外交[N];学习时报;2005年
5 国际问题专家 华益声;中国多边外交助力阿富汗重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
6 吴妙发;中国联合国多边外交魅力独具[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7 早报记者 黄翱;李保东出任副外长主管军控[N];东方早报;2013年
8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 杨洁勉;中国多边外交的一次伟大实践[N];文汇报;2006年
9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 张贵洪;国际体系处关键转型期 我与联合国共迎新机遇[N];解放日报;2011年
10 李双伍;多边外交闪亮国际舞台[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都允珠;后冷战时期中国周边区域多边外交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艳;冷战后中国东亚多边外交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李国伟;中国多边外交研究的现状与前景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王国燕;论冷战后中国的多边外交[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波;新中国多边外交发展历程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王浩;迈向世界大国之路——对中国实施多边外交的探讨及展望[D];外交学院;2003年
6 陈玲;建国初期多边外交的实践及分析[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7 刘晓丽;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多边外交[D];辽宁大学;2012年
8 刘师言;抗战时期重庆国民政府多边外交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6年
9 冯晨旭;革命后国家的多边外交选择[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10 李大国;试析中国的多边外交[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0806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080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