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十年满汉关系研究(1901-1911)
发布时间:2017-10-23 00:06
本文关键词:清末十年满汉关系研究(1901-1911)
【摘要】:清朝是以满洲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满汉关系就显得尤为突出。本文以“清末十年满汉关系”为研究对象,主要从民族关系史尤其是中国近代民族关系史的视角出发,探讨历史发展进程中满汉之间的矛盾运动,重点考察清末十年满汉关系与思想理论建构、政治实践之间的互动。这一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社会意义,值得深入研究与探讨。 本文由七部分组成,除绪论与结论外,正文共分五章进行论述。 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意义、以往研究成果、研究文献以及研究方法与思路及基本观点等。 第一章,追溯清初至清末十年前满汉关系的发展演变,即经历了从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到中国近代民族关系的跨越。至清末十年,满汉关系演变为最集中、最突出的社会政治问题。近代以前,以满族为代表的清廷延续了中国多民族国家“大一统”的历史传统。近代以后至清末十年前,随着时代变迁与社会转型,满汉关系有了新的变化,即与中国近代历史一样,满汉关系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尤其是在内外危机挑战之下,中央集权衰败,地方权力增强,再到清末十年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 第二章,重点考察清末十年满汉关系,首先作为一种民族关系的理论建构呈现出来,反映在革命、改良、立宪等历史矛盾运动中。本章以同盟会的《民报》、改良派的《新民丛报》以及满族留日学生的《大同报》为文本,对这个问题进行集中讨论。《民报》是革命派的喉舌,对满汉关系的讨论在“革命排满”的基础上强调“满汉不同族”;《新民丛报》是改良派的机关报,强调“满洲己同化于汉族”;留日满族学生所创《大同报》,强调“满汉人民平等,满汉问题属于政治问题”。虽然革命派、改良派、留日满族学生关于满汉关系问题的讨论不一,在实践中却有着重大影响。但实际上则是近代中国对西方民族国家理论的认知与中国具体历史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汇合,集中在满汉问题上讨论民族国家、民族与政治的关系问题。 第三章,满汉关系不仅仅局限于思想理论层面,也表现在政治实践的建构过程之中。预备立宪的规划、宪政考察的实践、融满汉畛域政策的推行以及“皇族内阁”的出台,这一系列跌宕起伏的政治事件与满汉关系扭结在一起,满汉关系成为重要的考量因素。清末十年,清廷处于风口浪尖之上,在实施政治改革以图自救之时注意到满汉问题,但由于自身的封建性,所谓的“平”、“融”满汉问题并未达到,最终遭遇辛亥革命而覆灭。满汉问题也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 第四章,清末十年间,司法改革中的满汉调适,成为解决满汉问题的重要议题。“满汉一律”的倡导与推行以及《宗室觉罗诉讼章程》的制定进一步将满汉关系法律化,促进了民族国家转型之下的中国法律现代化进程。 第五章,从武昌起义到民国建立再到清帝逊位,满汉关系也是重要因素之一。从革命的角度来说,革命党在实践中由局部的种族主义行为转向“五族共和”。从清廷的角度来看,清廷作为满族的总代表,并未以西方的民族主义理路来应对,而是在博弈与妥协中以国家政治问题来应对。清末十年满汉关系随清廷覆灭而宣告终结。满汉问题并未因朝代的更迭而终止,而是与国家政治相伴而行。清王朝的覆灭并不代表满族倒了,而民国建立了也不能说汉族胜利了,满汉关系被一种新的内容所取代,作为中国民族关系的一对矛盾,仍然继续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行进。 结论,满汉关系是近代中国民族关系的一个重要层次和内容,而其核心仍是政治问题,对于近代中国的历史发展而言仍是从属性的问题。历史是复杂、变动的矛盾运动,在这个过程中,清末十年满汉关系的变化、影响以及作用值得学术探讨与研究。
【关键词】:满汉关系 近代民族关系史 现代民族国家建构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K252
【目录】:
- 摘要3-6
- ABSTRACT6-15
- 绪论15-34
- 一、选题缘起15-16
- 二、学术回顾16-28
- 三、概念辨析28-31
- 四、研究思路31-32
- 五、创新之处32-34
- 第一章 中华一体:共为臣民时代之满汉关系概观34-47
- 第一节 抚定中华:清初将“满汉一体”写入满汉关系34-38
- 第二节 不分华夷:清代中期民族政策的变化38-43
- 一、从《大义觉迷录》看“大一统思想”下的满汉族群38-41
- 二、“满汉兼用”思维下治汉政策的表达与实践41-43
- 第三节 重塑满汉关系:遭遇近代以来的危机与挑战43-47
- 一、西方侵略与时代之转折43-44
- 二、内部危机与变革44-47
- 第二章 种族—民族观:满人作为汉人社会的种族主义他者47-66
- 第一节 《民报》与《新民丛报》激烈辩论中的满汉关系47-56
- 一、满洲与汉族是否为同族,满汉两族是否已同化48-50
- 二、自满洲入关后,中国果已亡国否乎50-51
- 三、种族革命与政治革命可否同行51-52
- 四、立宪政体之不能确立其原因果由满汉利害相反乎52-56
- 第二节 “旗人中之同志”:留日满族学生创办《大同报》56-66
- 一、《大同报》主创人员及名誉赞成人56-59
- 二、主张满汉人民平等59-61
- 三、满汉问题属于政治问题,非种族问题61-62
- 四、解决满汉之路径:倡立宪与开国会62-66
- 第三章 新政改革中的满汉调适:立宪体制设计中的满汉之考量66-115
- 第一节 预备立宪的初步规划66-75
- 一、出洋考察五大臣之甄选及确定66-71
- 二、“意在皇基”:吴樾与京车之变71-75
- 第二节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预备立宪与宪政考察之实践75-89
- 一、利满还是利汉:关于预备立宪之辩论75-78
- 二、宪政大臣出洋:以于式枚出使德国为例78-83
- 三、九年预备立宪与召开国会之期限的改定83-89
- 第三节 制度调整:平满汉畛域政策之推行89-102
- 一、改革政令的颁布89-90
- 二、平满汉畛域之条陈奏议90-99
- 三、融满汉畛域举措之推行99-102
- 第四节 政治问题还是民族问题:“皇族内阁”与“铁路国有”之再解读102-115
- 一、“皇族内阁”之再解读102-106
- 二、“铁路国有”政策之再考察106-115
- 第四章 “以昭统一而化畛域”:司法改革中的满汉调适115-129
- 第一节 “一体同科”:沈家本倡“满汉一律”115-121
- 第二节 宗室觉罗犯案及《宗室觉罗诉讼章程》121-129
- 第五章 满汉问题解决了?:清廷覆亡与民国建立129-158
- 第一节 “弭乱之急务”:武昌起义后京师的戒备与应对状况129-140
- 一、劝谕人民勿信谣诼,以靖人心130-133
- 二、严保京师治安133-135
- 三、剿抚结合为御敌之方135-137
- 四、征集国民意见,共谋扶危定倾之策137-140
- 第二节 “走向共和”:南北议和与《清室优待条件》签订140-152
- 一、袁世凯组阁,摄政王请辞140-142
- 二、南北停战,进行议和142-144
- 三、《优待条件》之最终缔结144-152
- 第三节 历经沧桑:满洲被满族替代的政治与社会文化意义152-158
- 结论158-162
- 一、中国近代民族关系史上之重要一环158-159
- 二、“同山诸峰”:思想理论层面之建构159-160
- 三、民族政治之焦点160
- 四、基本特征与规律160-162
- 参考文献162-175
- 附录175-203
- 致谢203-204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20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冯建勇;;晚清民族国家构建中的“满蒙联姻”地位研究[J];北方文物;2010年02期
2 许超;;于式枚对清末立宪的态度[J];传承;2010年27期
3 迟云飞;清末最后十年的平满汉畛域问题[J];近代史研究;2001年05期
4 潘洪钢;清代驻防八旗的民族关系问题研究——从荆州旗、民的几次斗殴事件入手的探讨[J];江汉论坛;2005年02期
5 郭铁桩;;辛亥革命与民族革命关系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朱东安;;晚清满汉关系与辛亥革命[J];历史档案;2007年01期
7 杜家骥;;从古代民族之私性、国家之公性谈清代满汉民族矛盾[J];清史研究;2010年02期
8 胡鞍钢;胡联合;;第二代民族政策:促进民族交融一体和繁荣一体[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9 张菊玲;;“驱逐靼虏”之后——谈民国文坛三大满族小说家[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占领;平满汉畛域问题的讨论和策划[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妍;清朝中期满汉关系与政风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806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080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