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亲日到仇日:近代中国人眼中的日本形象
本文关键词:从亲日到仇日:近代中国人眼中的日本形象
【摘要】:近代以来,随着中日两国国力的逆转,以及日本奉行侵华政策,使得中国人的日本观经历了亲日、师日、疑日、仇日乃至抗日的变化,日本形象则从诚实、可亲演变为阴险、狡诈,反日逐渐成为中国民族运动的常态。中国人眼中的日本形象是由政府官员和文人墨客的访日游记、小说、报刊的报道以及日本对华行动所塑造的。
【作者单位】: 苏州科技学院人文学院;
【关键词】: 近代 中国人 日本 形象 游记
【分类号】:K25
【正文快照】: 中国与日本互为重要的邻国,两国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但近代以来中日两国在亚洲的地位发生了逆转,日本人的中国观经历了慕华、轻华、蔑华、仇华的变化;而中国人的日本观则经历了亲日、师日、疑日、仇日乃至抗日的变化,最终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进行了长达八年的全面侵华战争,中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珍珍;;教会学校与安徽教育近代化[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王青花;;民国时期中国大学崛起的动因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3 汪效驷;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农村的影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王烨;;1920年代革命小说的叙事类型及逻辑形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5 章征科;;清末民初知识分子趋新意识的成因及特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齐琰君;;全球化与中国文学经验[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7 郑静;;战争中的痛苦与救赎——以沈从文、冯至、王力四十年代昆明时期散文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9期
8 余程程;;临水的小传统——张炜小说对空间的悖论性书写[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3期
9 朱爱莲;;中国早期话剧移植的间接性[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10 朱晓东;;通过婚姻的治理——1930年—1950年革命时期的婚姻和妇女解放法令中的策略与身体[J];北大法律评论;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在军;;资本主义初期中西工商业家族继承方式比较[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2 施戍杰;;斯密动力、国家能力与晚清近代化受挫[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刘经华;;关于中国早期盐务现代化的几个问题[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一辑)[C];2005年
4 秦和平;;关于蒋介石与20世纪30年代西南三省禁烟运动关系的认识[A];近代中国(第十五辑)[C];2005年
5 张凤霞;霍伟;;延安时期党的学习活动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贡献[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上)[C];2011年
6 廖大伟;;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历史根源和特殊背景[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上卷)[C];2005年
7 游海华;;如何评价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裁局改科”——以江西、福建为中心[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7年卷)[C];2007年
8 谌洪果;;充满爱恋、挣扎和希望的这方热土:以吴经熊《超越东西方》为个案看中国宪政的历程[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西方宪政的发展及其变革[C];2004年
9 李金铮;;题同释异:中国近代农民何以贫困的论争[A];中国近代乡村的危机与重建:革命、改良及其他[C];2012年
10 熊月之;;华盛顿形象的中国解读及其对辛亥革命的影响[A];辛亥革命与清末民初思想[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凯;大陆移民与日本古代王权[D];南开大学;2010年
2 邢巍巍;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县长职能研究(1928-1937)[D];南开大学;2010年
3 方靖;近代西方警政的东渐及其在广州的实践[D];暨南大学;2010年
4 胡锋;黎元洪与民初政局[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萍;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毕彩云;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国家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付兰梅;凝眸“过渡人”的文化脸谱[D];吉林大学;2011年
8 甄雪燕;近百年中国传染病流行的主要社会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杨文海;壬戌学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杜波;五四文学期刊的现代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凯;由人格化到体制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一磊;1933-1939年中国官方媒体中的德国形象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秦佳;国民党民众运动研究(1924—1937)[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家惠;国民政府时期青岛慈善事业研究(1929-1937)[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5 万婷婷;瑞金沙洲坝村土地改革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朱静萍;论老舍和赵树理小说创作中的二元对立思维[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张小树;国民军入甘及社会影响[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8 孙丽颖;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征购土地政策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赵治花;明清时期赣东北的社会动乱与族群关系[D];南昌大学;2010年
10 庞雪晨;近代云南农学书刊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庆澄的《东游日记》[J];学术月刊;1979年11期
2 洪震寰;;《算学报》与黄庆澄[J];中国科技史料;1986年05期
3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声和;黄庆澄:数学家故乡开先河之人[N];温州日报;2011年
2 陈肖粟;涓涓梅溪流虽微可清耳[N];温州日报;2011年
3 谢振声;近代中国第一份数学杂志——《算学报》[N];人民政协报;2002年
4 谢振声;近代中国第一份数学杂志——《算学报》[N];中华新闻报;2003年
5 北京大学教授 贺卫方;国政全凭议院施[N];南方周末;2008年
,本文编号:11182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118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