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摇篮:抗战时期浙江难童的救济与教养

发布时间:2017-10-30 16:00

  本文关键词:烽火摇篮:抗战时期浙江难童的救济与教养


  更多相关文章: 抗日战争 浙江难童 救济教养 保育院


【摘要】:随着1912年中华民国的成立,各种慈善救济事业也得到了政府的关注。抗日战争时期,浙江省作为背靠大海又邻近长江的膏腴之地,正是抗日战争时期东南战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形势错综复杂,战火蔓延频仍,处于前线和后方交接区域,数以百万计的手无寸铁平民的家园被毁于一旦,在战争中失去亲人的百姓更是嚎啕大哭,大量的难民流离失所,一大批衣衫褴褛的儿童流浪街头,孤苦无依。1938年国民政府成立振济委员会,它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难民救济与安置的最高机构,各省市县均设有分支机构。依靠政府的推动,浙省难童才有了归宿。难童主要来源于战区,分布范围广,类型复杂,管理难度大。那么,如何救济难童?如何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和强韧的体魄?如何培育其成为一名合格的国民?这些都是当时国民政府和社会有识之士所必须面临的紧迫难题。而国民政府作为救济教养难童的主体,结合当时的条件和环境,竭尽所能地颁布和实施救济儿童政策。如浙江第一儿童保育院采取的特殊教育模式:基教班与职教班并存,同时践行“保教合一”的教育方针,使得难童的文化生产水平得到很大提高。而从制度设计上看,难童救济教养机构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总之,在烽火中生存下来的幸运儿童,无不是遭受了严重的劫难,但对他们而言又是幸运的。对于抗战时期浙江省难童的救济教养工作,我们着眼于当时正处于抗战这样一个大背景,本着尊重历史,敬畏历史的态度去分析,对其贡献不会过分夸大,对其不足也无需遮掩。抗战时期浙江的难童救济教养工作,不仅为我国延续了民族命脉,而且还培养了大量的建国人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抗日战争 浙江难童 救济教养 保育院
【学位授予单位】:杭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265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7
  • 绪论7-11
  • 一、研究概述7-9
  • 二、本文的研究时段、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内容9
  • 三、研究意义9-11
  • 第一章 抗战时期浙江难童产生的背景11-17
  • 第一节 浙江难童的由来11-13
  • 第二节 浙江政府与社会对难童的关注13-17
  • 第二章 抗战时期浙江难童救济教养机构概况17-33
  • 第一节 难童教养机构的设立17-22
  • 第二节 救济教养机构的管理22-24
  • 第三节 救济教养工作的经费筹措24-32
  • 第四节 救济教养工作人员的培训32-33
  • 第三章 抗战时期浙江难童救济教养工作33-54
  • 第一节 难童养育33-38
  • 第二节 难童教育38-50
  • 第三节 社会服务50-52
  • 第四节 院祠纠纷52-54
  • 第四章 个案分析——碧湖儿童保育院54-60
  • 第一节 碧湖儿童保育院的设立54-55
  • 第二节 院童生产自救55-58
  • 第三节 社会影响58-60
  • 结语60-63
  • 附表63-78
  • 参考文献78-82
  • 致谢8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小和,王先俊;抗日战争时期党的群众基础的扩大[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陆静;杜凌云;;抗日战争时期南洋华侨的拳拳报国心[J];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林家有;《军人从政—抗日战争时期的李汉魂》读后[J];民国档案;2005年03期

4 李久林,成林萍;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J];高校理论战线;2005年08期

5 王新生;抗日战争时期党的队伍发展的历史经验[J];党建研究;2005年08期

6 侯德邻;抗日战争时期党加强先进性建设的历史经验[J];四川档案;2005年05期

7 蔡少卿;;梁家贵著《抗日战争时期山东秘密社会研究》出版[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8 刘新华;;论抗日战争时期民族意识的空前觉醒[J];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9 张瑞静;;抗日战争时期灾荒状况及其对人口迁移的影响[J];绥化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邱忠信;;论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干部教育思想[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祥;;试论抗日战争时期的两个纲领[A];抗日战争史论文集——中国现代史学会第四、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选[C];1987年

2 黄利群;;抗日战争时期延安的干部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1)——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研究[C];2009年

3 王起太;黄石远;;抗日战争时期的鄂皖边地区[A];中原伟业——鄂豫边区抗日民族根据地建设学术讨论会、湖北省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及周恩来、刘少奇、李先念和新四军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4 钟修芳;;抗日战争时期鄂豫边区的文化教育[A];铁军雄风——纪念新四军建军6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5 杨兴江;;试述朝鲜族同胞在方正县抗日战争时期的突出贡献[A];少数民族史及史料研究(三)——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6 谢世诚;;抗日战争时期山东粮食与民众生活[A];牢记历史 振兴中华——江苏省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论文集[C];2005年

7 朱潮;;第47团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卫生工作[A];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和思考——北京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论文集(五)[C];2005年

8 林伟;顾健;;独立2团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卫生工作[A];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和思考——北京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论文集(五)[C];2005年

9 张远新;;论抗日战争时期刘少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与贡献[A];上海社会科学院第三届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翁有为;;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的政治发展观初探[A];毛泽东邓小平与现代中国——中国现代史学会与中共永定县委、永定县人民政府联合召开的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学术讨论会重要讲话与论文选集[C];199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卜保怡;普查昆明地区抗日战争时期文物并对重点文物进行保护的建议案[N];云南政协报;2000年

2 教育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执笔 李久林 成林萍;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N];光明日报;2005年

3 于一贫;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外税收协作[N];中国财经报;2002年

4 市委党史研究室 郑艳丽;论抗日战争时期潮汕地区的统战工作[N];汕头日报;2011年

5 特约记者 王恩汉;《抗日战争时期的李汉魂》出版[N];中国档案报;2005年

6 荣维木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如何推动抗日战争时期的沦陷区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组 执笔 吴继轩;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略论[N];光明日报;2011年

8 中央党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人先进性的体现[N];解放军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杨惠玲;“愿后人铭记这段历史”[N];石家庄日报;2010年

10 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 陈立明;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作理论和实践[N];人民政协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梁琛;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纲领政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2 梁家贵;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教门、帮会研究[D];南京大学;2002年

3 王艳春;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职干部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颖;抗日战争时期人民军队通信兵队伍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梁帅;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政治智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3 宋灵波;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关于政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聊城大学;2015年

4 袁媛;抗日战争时期贵州省立图书馆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5 王菁;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土地减租政策及其比较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6 朱美娜;抗日战争时期长治地区的报刊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7 乌日汉;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8 戴蓉芳;抗日战争时期湘西地区难民救济研究[D];吉首大学;2015年

9 田家乐;论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贡献[D];黑龙江大学;2015年

10 崔馨心;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1182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1182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c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