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博弈:国民政府省内机关的公产清理冲突与协调
本文关键词:权利博弈:国民政府省内机关的公产清理冲突与协调
【摘要】:国民政府建立后,各级政府社会重构领导职能取代革命政治而成主导,经济建设、国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救济等事业渐次开展需款甚亟,财政改革成为各地政府筹措发展资金重要渠道,前代遗留公产的清理作为全方位财政改革组成部分备受重视,作为权威社会价值分配方案的公产清理政策,囿于其出台表现为利益重新分配与调整,对人事进行制约或改变,政策执行成为极度复杂之过程。受多方利益影响,执行过程压力、紧张与冲突成为常态。随着清理工作开展,围绕公产管理之矛盾在各机关间日益凸显,省级行政部门之间,行政部门与军事机关之间,省级机关与市级政府之间,省级单位与县级部门之间围绕公产管理和使用等权力、权利和利益进行博弈。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政治学院;
【关键词】: 民国时期 湖北 公产 权利 博弈
【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民政府时期国共两党公产管理政策演进与经验研究”(SC14C014) 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学术人才项目“晚清民国公产清理与公私产权变迁研究”(skqx201402)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第55批一等资助支持(126024)
【分类号】:K262.9
【正文快照】: 国民政府建立后,各级政府社会重构领导职能取代革命政治而成主导。经济建设、国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救济等事业渐次开展需款甚亟。财政改革成为各地政府筹措发展资金重要渠道。前代遗留公产的清理作为全方位财政改革组成部分备受重视。作为权威社会价值分配方案的公产清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尹红群;;略论1941年国民政府国家财政系统改制[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裴艳;;中华民国法学会论略[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刘云虹;李青玉;;政治精英与权力监督——1931-1949年国民政府监察委员组成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韩真;卢兴邦与“一·六事件”探析[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4 廖声丰;曹维忠;胡晓红;;浅论南京国民政府中的政治派系——以1927年至1937年为考察中心[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陈红民,獯军庆;国民政府一二两届立法院组成分析[J];民国档案;2000年02期
6 陈钊;;甘肃雷马事变中的蒋介石与杨虎城[J];民国档案;2009年03期
7 张建军;;民国北京政府省级军政机构设置及其人事更迭述论[J];民国档案;2012年02期
8 邹进文;李彩云;;中国近代地方政府间财政分权思想研究[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程尔奇;;1912年袁世凯被炸案之再考证[J];民国档案;2012年03期
10 陈德军;;东北解放战争:一个美国学者的研究及其存在的局限[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3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宗华;中国国民党江西省干部训练研究:1932-1949[D];南开大学;2010年
2 何建国;领袖著作与意识形态:孙中山著作的出版与传播研究(1919—1949)[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丁健;民初农商部研究(1912-1916)[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杜丽红;20世纪30年代的北平城市管理[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朱德慈;中晚期常州词派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广少奎;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及其行政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7 何品;从官办、官商合办到商办:浙江实业银行及其前身的制度变迁(1908-1937)[D];复旦大学;2006年
8 杨才林;“作新民”、“唤起民众”[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9 肖如平;考试权独立的运作与困境[D];南京大学;2006年
10 刘建;中国近代教育行政体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建;士绅、赋税与社会风气:清末江西社会管窥[D];南昌大学;2010年
2 易中梅;民初外交部研究(1912-1916)[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峰;民初陆军部研究(1912-1916)[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振宇;民初内务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马丹丹;蒙藏委员会与蒙藏事务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毅;抗战前青年出路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彩云;清末“新政”时期贡桑诺尔布教育实践活动探究[D];河北大学;2011年
8 刘伟;林修竹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刘曙光;国民政府立法院述论[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10 戎向东;国民政府考试院述论[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连红;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央与地方财政收支结构的划分与实施[J];江海学刊;1999年06期
2 张神根;论抗战后期国民政府对国家与地方财政关系的重大调整[J];历史档案;1997年01期
3 刘慧宇;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地财政划分制度[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04期
4 杜恂诚;民国时期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划分[J];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神根;周学熙民初财政改革评析[J];安徽史学;1996年03期
2 余天心,王石生;我国20年来财政改革与发展的八大趋势[J];当代中国史研究;1998年06期
3 刘克邦;;大树·熔炉·方舟[J];中国财政;2008年13期
4 赖静;;王安石财政改革辨析[J];兰台世界;2013年27期
5 张继涛 ,吴明聚;法国大革命前的财政危机与财政改革[J];南都学坛;1990年05期
6 张安福;;基于西北边疆安全的汉武帝财政改革[J];东岳论丛;2010年03期
7 曾凡贞;;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县财政改革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8 赵云旗;秦国由弱变强与财政改革的关系[J];齐鲁学刊;1999年03期
9 岁有生;论民国初年周学熙的财政改革[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10 甘于黎;;清末的财政改革[J];历史教学;2006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县级财政改革”座谈会[A];“县级财政改革”座谈会论文集[C];2007年
2 香川正俊;阮书梅;;政权更替时期的地方分权与行政财政改革(上)[A];中国经济特区研究(2010年期 总第3期)[C];2011年
3 何墨兰;;县级财政改革探路[A];“县级财政改革”座谈会论文集[C];2007年
4 香川正俊;彭萍;;日本地方自治体的财政改革及其现状——基于制定“关于地方公共团体财政健全化法律”和“三位一体”的改革回顾[A];中国经济特区研究[C];2008年
5 香川正俊;阮书梅;;政权更替时期的地方分权与行政财政改革(上)[A];中国经济特区研究(2010年第1期)[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李建兴;开创财政改革与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02年
2 刘燕;加快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N];四川日报;2003年
3 肖良平;共商财政改革发展大计[N];毕节日报;2008年
4 通讯员 蔡玮;深化财政改革 推进源头治理[N];安康日报;2009年
5 明中;财政改革重任在肩[N];中国财经报;2001年
6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区长 李科;积极抓好财源建设 全力支持财政改革[N];中国财经报;2002年
7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努力开创财政改革与发展新局面[N];中国财经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周蕾;信息推进福建财政改革[N];网络世界;2000年
9 本报记者 田新元;“省直管县”财政改革2012年将全面推进[N];中国改革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王世鹏;“省管县”财政改革2012年底前推行[N];联合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润;日本财政重建的政治经济学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2 王映松;社会财政理论与我国财政改革[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艳青;北宋熙丰财政改革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2 龚洲伟;省直管县财政改革的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3 杜启蒙;街道准财政改革的思考与对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4 刘连志;广西“省直管县”财政改革研究[D];广西大学;2011年
5 朱少雅;松方财政改革探析[D];复旦大学;2009年
6 宋笑天;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的长株潭城市群财政改革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7 吴淦;河南“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对经济增长和财政自给率的影响[D];厦门大学;2014年
8 席永刚;张居正财政改革对当前我国农村税费改革的启示[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东京;汉武帝时期财政改革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3年
10 刘丹丹;纽约市政研究所的财政改革[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1297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129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