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家构建、民族认同与社会整合的新视野

发布时间:2017-11-03 13:21

  本文关键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家构建、民族认同与社会整合的新视野


  更多相关文章: 抗日战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国家认同 民族认同 社会认同


【摘要】:对抗日战争与国家、民族、社会认同及其多重互动进行系统研究,是我多年来的一个浅尝辄止的想法。早在1985年8月出席全国纪念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学术研讨会时,有关抗日战争领导权问题的讨论就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此后,我就开始思考中国共产党实现对抗日战争领导权的中介环节问题。1995年9月,出席全国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学术研讨会之后,我们更坚定了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的信心,并将抗日战争与华北社会问题研究确定为一个主攻方向。经过进一步思考,并受"新革命史"范式考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实现领导权过程之启发,我认为,如果说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作用主要在于倡导个性解放和思想启蒙的话,抗日战争则促使中国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在国家、民族、社会等多方面认同上达成广泛共识,是近代以来思想解放的一个高峰。上述想法促使我们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着手研究抗日战争与国家、民族、社会认同互动关系问题。我们认为,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战争领导权的实现,除了持久战、游击战等军事谋略之外,更主要的是日军全面侵华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使中华民族的认同空前高涨,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大旗不动摇,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艰苦卓绝的斗争进程中,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民族和社会的认同观念在知识分子特别是青年学生当中逐渐传播开来,并日渐深入人心,进而在当时的各种关于国家重构和社会整合的理论学说中脱颖而出。作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国家"雏形——根据地的建设成就,以及根据地对争取抗战胜利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又让新民主主义的理论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因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仅使中共牢牢掌握了抗日战争的领导权,还为新民主主义理论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为后来的国家重构和社会整合指明了前进方向。
【作者单位】: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分类号】:K265
【正文快照】: [主持人语]对抗日战争与国家、民族、社会认同及其多重互动进行系统研究,是我多年来的一个浅尝辄止的想法。早在1985年8月出席全国纪念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学术研讨会时,有关抗日战争领导权问题的讨论就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此后,我就开始思考中国共产党实现对抗日战争领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留宝;罗国辉;;多重权力网络下的秘密组织——以抗战时期山西秘密组织为中心的考察[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2 张富文;张磊;;试论刘少奇的党性修养思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3 孔又专;吴丹妮;;各为其功 筚路蓝缕——羌民族宗教、文化研究百年(一)[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4 包仕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多重向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5 贾立臣;;“三个最大的机会主义的错误”探源——剖析布哈林在中共六大政治报告中的一个论点[J];安徽史学;2008年03期

6 王海光;;遵义会议前中共中央高层权力的转移:对毛泽东领导权威形成的历史考察[J];安徽史学;2011年01期

7 李红梅;;三青团成立的原因新探[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8 张燕华;试论中共党员标准的基本特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9 姚植传;抗日战争对中国政党政治发展的影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姚宏志;;建国后3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征和经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阿平;;肃慎—女真族系的民族学研究在黑龙江流域文明发展中的地位[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孔志国;;制度规避[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3 王新生;;战后初期东亚地区的权威主义政治[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中)[C];2006年

4 周大鸣;;侨胞与族群边界的维持(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族群交往与宗教共处”社会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5 岳思平;;论新四军的铁军精神[A];铁流12——纪念新四军成立70周年[C];2007年

6 刘希;;法律:一种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文化——我国民族民间文化法律保护诸问题的法律人类学分析[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7 李格;;毛泽东筹建中央人民政府的计划和基本原则[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叶张瑜;;对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解决香港问题战略决策的历史考察[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王永君;王晓书;;建国初期毛泽东利用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的思想[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吴敏先;曹冬梅;;论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正确抉择和设想[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广才;大河家镇周家村家庭经济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靳书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超越[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伟;文化翻译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7 董菲;武汉现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贺琳凯;新中国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互动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9 曹传清;赫德对晚清中国社会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伟;索伦鄂温克宗教信仰:仪式、象征与解释[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艳雁;达斡尔族舞蹈的流变与传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晓晶;中国特色多党合作制度理论与实践发展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梅学霞;论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动员[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4 李翠杰;论和谐社会建构中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朱珊;变个人所得税法为家庭成员平均所得税法之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高喜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国际战略研究[D];西安邮电学院;2010年

7 蓝韶昱;中越边境土司社会互动与认同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8 覃志鹏;广西民族自治地方成立逢十周年庆典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9 包国娟;从城镇化过程中居住格局的变化看民族关系[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10 石丽丽;儒家“五伦”思想与中国伊斯兰“五典”思想的比较[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剑敏;晚清民族主义思潮与近代中国的民族认同[J];人文杂志;2001年06期

2 马建标;;徐国琦著《中国与一战:寻求新的民族认同与国际化》[J];历史研究;2006年04期

3 翟金懿;;政治认同抑或民族认同——“亚洲和亲会”骨干成员的抉择[J];法制与社会;2007年07期

4 洪长晖;;战斗,以广告的名义——国货运动中广告的民族主义叙事[J];陇东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5 何卓恩;孙会修;;清末满人知识分子的民族认同思想——以《大同报》为中心[J];安徽史学;2012年06期

6 李锐;;从国民性到民族性:北伐后民族性概念的建构[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7 王春霞;清末梁启超的民族认同历程[J];理论月刊;2004年10期

8 刘会清;姜莉;;中国朝鲜族与解放战争的胜利——从中国朝鲜族的民族认同谈起[J];理论学刊;2013年02期

9 周宪;赵稀方;刘俊;肖宝凤;陈祖君;;民族认同:东方历史与民族主义[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9年01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11363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1363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0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