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圆明园被焚毁之因——基于宏观视角的考察

发布时间:2017-11-04 07:01

  本文关键词:再论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圆明园被焚毁之因——基于宏观视角的考察


  更多相关文章: 英法联军 圆明园 火烧 北京城 物资


【摘要】:1860年10月,以圆明园为代表的"三山五园"系统遭到毁灭性破坏。但学界对于圆明园被焚毁的原因存在激烈争论,并没有形成一致性意见。近年来,"迫使清帝尽快投降说"逐渐占据上风。然该说亦含有较大的问题,有进一步探讨的空间。通过对火烧圆明园事件进行宏观性分析,笔者发现其背后隐含了以往被忽略的诸多信息。英法联军物资补给系统存在隐患、1860年10月初京津一带气温的骤降、联军既定战略的演变以及联军内部围绕人质事件惩戒策略产生的矛盾等诸多因素,都对圆明园的焚毁产生了推动作用。而从整体上看,额尔金的个人境况以及人质事件的发生,是导致圆明园遭受焚毁的直接原因;英、法两国国家利益的不同以及联军内部蕴含的问题和矛盾,是导致圆明园遭受焚毁的根本原因。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分类号】:K255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火烧圆明园事件,一直是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内的热点问题之一,150余年来,吸引了众多中外学者的关注与探究。但是,学界目前对于火烧圆明园事件中多个方面的研究,尚没有达成一致性意见。其中最关键的问题之一,是对导致圆明园惨遭焚毁原因的认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开玺;;英法被俘者圆明园受虐致死说考谬[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王开玺;;英军焚毁圆明园事件与“国际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王晶;;马克思论报纸利益与政治——对马克思《伦敦<泰晤士报>与帕麦斯顿勋爵》一文的考证[J];国际新闻界;2013年03期

4 裴广强;;英法联军第一次火烧圆明园诸问题再考[J];北京社会科学;2014年06期

5 郑艳;英军焚毁圆明园原因考实[J];历史教学;2003年02期

6 洪燕;巴夏礼事件与火烧圆明园[J];历史教学问题;2004年01期

7 吴继轩;李胜斌;;再论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主要目的——兼与戴逸、章开沅等人商榷[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王天根;;火烧圆明园时外交照会及礼单原件等稀见史料考释——兼论恭亲王奕鐳与清季政治舞台[J];人文杂志;2014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红卫;;跨文化传播视野下的晚清同文馆[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何大进;丁韪良与京师同文馆[J];北方论丛;2005年04期

3 金晶;;晚清华侨政策研究综述[J];八桂侨刊;2007年03期

4 王开玺;;略论“人臣无外交”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5 王开玺;;英军焚毁圆明园事件与“国际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6 邱国盛;从戊戌维新看近代北京、上海的城市互动[J];北京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7 黄淑忠;;晚清福州茶港的兴衰[J];中国茶叶;2008年04期

8 闵红武;李慧芹;;论晚清外交思想的演变历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9期

9 易振龙;;李鸿章的外交策略探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胡燕;;咸同时期中法教案类型及原因辨析[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桂琴;;法国耶稣会在华创办高等教育滞后的原因探析——以天津工商大学为个案[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2 罗群;;从洋务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晚清军事变革的制度分析[A];百年军校 将帅摇篮[C];2009年

3 崔志海;;近五年的国内晚清政治史研究[A];晚清政治史研究的检讨:问题与前瞻[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少辉;上海金融中心法制变迁及决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曹传清;赫德对晚清中国社会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瑛;李鸿章与晚清条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海霞;清代新疆民族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黎俊祥;近代史料笔记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6 张彩霞;走向海洋时代[D];厦门大学;2003年

7 张世红;晚清买办与实业家徐润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8 费驰;清代东北商埠与社会变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涛;清军火器、军制与战争[D];复旦大学;2007年

10 陈勇;晚清海关税政研究:以征存奏拨制度为中心[D];暨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博实;林传甲与黑龙江近代教育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崔懿晟;清代理藩院及其立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邓万学;清末滇东名士何桂珍理学经世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卢高;汉口外国驻军研究(1842-1937)[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红吕;论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国人日本观变化[D];辽宁大学;2011年

6 王鲁南;两广督抚与晚清华工出国[D];湘潭大学;2011年

7 王媛媛;跨文化视野下的烟台毓璜顶剪纸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8 李静;《清文宗实录》福建政经史料及其价值[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9 吴丽娟;清代中俄大黄贸易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10 闫志弘;近代张家口皮毛贸易述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开玺;;英法被俘者圆明园受虐致死说考谬[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王莲英;;火烧圆明园时间小考[J];北京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3 秦国经 ,王树卿;圆明园的焚q靃J];故宫博物院院刊;1979年04期

4 郑艳;英军焚毁圆明园原因考实[J];历史教学;2003年02期

5 郁宗成;法国档案馆有关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的史料[J];历史档案;1983年01期

6 吴继轩;李胜斌;;再论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主要目的——兼与戴逸、章开沅等人商榷[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耿f;;孟斗班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新公布的档案文献揭露英军焚毁圆明园之真相[J];学术月刊;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联合;;为“修约”中外启衅端 两“忠臣”愚鲁失城池 英法联军打开北京大门[J];文史参考;2010年19期

2 丁汝芹;英法联军入侵前后的宫廷b2曲活动[J];紫禁城;1994年05期

3 何书彬;;“夷祸”与“匪乱”[J];国学;2012年08期

4 ;国宝流失的七大事件[J];国学;2009年11期

5 ;美国《时代》周刊评出全球十大被盗掠文物[J];文明;2009年05期

6 叮当;;寻找流失的文物[J];科学之友(A版);2009年05期

7 施晓慧;;146年前的罪魁祸首[J];环球人物;2006年19期

8 郑艳;圆明园被焚掠的两个问题辨疑[J];学术探索;2004年01期

9 ;雨果痛斥英法联军焚掠圆明园的罪行[J];城市发展研究;1994年02期

10 何书彬;;“夷祸”与“匪乱”[J];看历史;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座谈会代表发言摘录[A];《圆明园》学刊第十七期——庆祝中国圆明园学会成立35周年特刊[C];2014年

2 王开玺;;英军焚毁圆明园原因辨析[A];《圆明园》学刊第十期[C];2010年

3 耿f;;孟斗班与第二次鸦片战争——从新公布的档案文献看英法联军侵华战争[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4 刘征;;殷兆镛年谱与京西名园[A];《圆明园》学刊第十期[C];2010年

5 刘茜;;“万园之园”的再现与保护—圆明园罹难纪念日的思考[A];《圆明园》学刊第八期——纪念圆明园建园300周年特刊[C];2008年

6 许德珩;;为人民大众修复圆明园[A];《圆明园》学刊第二期[C];1983年

7 潘祖尧;;关于纪念圆明园罹劫150周年的建议[A];《圆明园》学刊第九期[C];2009年

8 金鉴;;圆明园最后一次毁坏[A];《圆明园》学刊第八期——纪念圆明园建园300周年特刊[C];2008年

9 杨春林;;圆明园工匠的踪迹初探[A];《圆明园》学刊第七期——纪念圆明园建园300周年特刊[C];2008年

10 沈振基;;开展圆明园学研究的几点思考[A];《圆明园》学刊第十四期——“纪念圆明园罹劫152周年暨世界遗产视野中的中国圆明园遗址”学术讨论会专刊[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实习记者 任敏;洗劫后英法士兵都分到了文物[N];北京日报;2010年

2 记者 岳瑞芳 孙伟丽;历史可宽恕 但不可忘却[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3 河北联合大学 吴继轩;英法联军为什么要火烧圆明园[N];光明日报;2010年

4 记者 白旭 殷刚;英国将拍卖英法联军入侵时京城旧照[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5 朱政惠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正确对待历史和未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王坤宁;穿越时空再现名园罹劫[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7 特约撰稿 韩福东;火烧圆明园:鸦片战争下的蛋[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0年

8 本报特约撰稿 张博 刘敏;法国民众看铜兽首拍卖[N];南方周末;2009年

9 张超;文物追索时不我待[N];人民日报;2010年

10 于全意 张敬良;会燃烧的“洪水”[N];中国国防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爽;英法联军占领时期的广州(1857-1861)[D];暨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383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1383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c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