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纪念日与抗战时期“革命”话语之建构
本文关键词:国家纪念日与抗战时期“革命”话语之建构
【摘要】:抗日战争时期国家纪念日宣传着革命历史,革命人物或革命事件的回忆成为纪念文本的重要内容。同时,还弘扬着革命精神,将历史资源转化为现实政治需求的精神资源。并且在国家纪念日纪念话语中将抗日战争"革命化",将之当作"国民革命第二期"宣传和建构。正是通过抗战时期国家纪念日构建出革命话语,强化抗日战争的正当性和合法性,也凸显出革命理念和话语本身的延续性。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抗战时期国家纪念日研究”(13CZS037) 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国庆纪念日与民国政治文化研究”(14B123) 湖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术骨干培养计划资助(13XGG03)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647;K265
【正文快照】: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和国民政府通过“革命纪念日”体系[1],宣传革命历史记忆,弘扬革命精神,抗日战争本身也被“革命化”,当作“国民革命第二期”宣传和建构,以强化抗日战争的正当性和合法性,也凸显革命延续性,即继承孙中山遗训。印刷手段日趋现代化的现代社会,文本话语的纪念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建军;尹小玲;;红色叙事中革命话语的权力内涵[J];江汉论坛;2006年04期
2 高华;;在革命词语的高地上[J];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08期
3 禹建湘;;革命话语在乡土想像中的激荡与消隐[J];文学评论;2009年02期
4 曹松;;“十七年”儿童文学中的革命话语叙事[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李跃力;;论“革命话语”对情爱伦理的重构及其本质[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02期
6 刘旭;;革命话语与人性话语的并置——论《三家巷》《苦斗》的性别叙事与宗教修辞[J];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7 李军林;;传统革命话语的历史发展及现代超越[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8 丁智才;颠覆与挪用:美学的辩证法——《玉米》中革命话语的一种解读[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9 杨厚均;革命话语中的五四想象[J];云梦学刊;2005年01期
10 郑鹏飞;;叙事的摇摆:在女性话语与革命话语之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的李子俊女人形象分析[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永春;;十月革命与毛泽东革命话语的建构[A];毛泽东研究2013年卷[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紫迪 文化学者;革命话语中的女权主义[N];东莞日报;2014年
2 李公明;作为受难者、反抗者和劳动者的政治美学[N];东方早报;2012年
3 上海大学 朱国昌;作别“组织批准你们结婚了”[N];社会科学报;2004年
4 王淼;改革研究要学会“求同存异”的思维方式[N];中国改革报;2006年
5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 陈金龙;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革命话语的建构[N];南方日报;2011年
6 南帆;文学、大概念与日常纹理[N];文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万杰;现代革命语境中的复仇叙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赵牧;“后革命”:话语与叙事[D];上海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贾品卿;大众文化语境下的革命话语[D];兰州大学;2007年
2 邹初英;陈柱的“新”革命话语与马克思主义革命话语比较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3 胡睿;现代中国激进新闻观念中的革命话语(1899-1942)[D];安徽大学;2011年
4 高松;女性话语与革命话语[D];吉林大学;2007年
5 向坤;中学历史教科书革命话语的困境[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6 沈阳;知识女性与革命话语之间的困惑[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7 黄敏R,
本文编号:11839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183991.html